标签:
育儿教育大自然健康生活儿童杂谈现代化魔戒 |
天天教育录:一位中国儿童的成长史282
2008年4月19日: 孩子,那是月亮!
“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清晨光着小脚丫/走遍森林和山冈/她采的蘑菇最多/多得像那星星数不清/她采的蘑菇最大/大得像那小伞装满筐……”
这首歌,像一段山间清流,那么优美、纯真、动听。每每听到它,我的眼前,总会出现歌里描述的场景:采蘑菇的小姑娘,背着一个大竹筐,清晨光着小脚丫,走遍森林和山冈……宛若一幅画、一首诗,令人油然之间,心旷神怡。
总有一天,我的女儿天天,也会像这位小姑娘一样,背着竹筐,到森林和山冈里采蘑菇。到那时,她就已经长大了,而我也将慢慢走过中年,走向老年。生命,就是这样传递着,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令人回味,更令人向往。
那么,282天的天天,喜欢做什么呢?如果真有蘑菇可以采,我想,她肯定也会喜欢。谁不喜欢在大自然之中陶醉呢?特别是儿童。可是,现在的她,暂时还只能生活在城市的水泥丛林中,即使是沁香的泥土,也很难真正接触。
因此,对城市的儿童来说,虽然能够享受现代化的生活,但与此同时,却也离大自然越来越远。对他们来说,所谓柳绿,只是公园里的人植柳;所谓花红,只是温室里的人栽花。这些孩子,何尝见过旷野里的野柳绿、野花红?
这无疑是一种悲哀,也是一种深深的无奈。如果,所谓“现代化”,就是离大自然越来越远,甚至完全与大自然隔离,那么,这样的“现代化”,将会一步步把人类诱往悬崖,进而,一把推向不可往复的绝境。
如此一来,这样的“现代化”,就是一枚深藏在人类心中的“魔戒”。在它的极度诱惑下,人类疯狂追逐着自以为是的“现代化”,并且深陷于“现代文明”的极度享乐式生活中难以自拔。这不是人类的幸福,而正是人类的大不幸。
正是考虑到这一点,我更愿意力所能及地,让天天认识大自然、接触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不管那是一朵野花、一株野草、一个土块、一块石头。晚上,如果抱着她出门,我会指给她看天上的那轮亮光,告诉她:孩子,那是月亮!
可是,月亮毕竟在天上。只能看,不能摸。而对现在的天天来说,我感觉在很多时候,摸(触觉)可能比看(视觉)还重要。因为触觉,能让她更真实地感知事物,这也就是她为什么把所有能抓到的东西,都往嘴里送的重要原因。
就这样,当天天在户外玩时,我就尽量给她最大的自由,让她通过自己的身体,以及身体的具体组成部分如手、嘴、眼等,去感触大自然中的东西,哪怕是去捡散落在大自然中的垃圾,然后,很可能也把它送到嘴里去品尝。
比如,在户外,天天想爬了,而太太却担心地上脏,不想“放羊”。这是常有的事情。这类事情,不但发生在天天身上,也发生在所有像天天这么大的儿童身上。哪一个孩子,不喜欢在地上爬,顺便捡地上的东西,品品味呢?
可是,在城市里,有多少父母,愿意或者说敢于,让孩子在户外的地上爬呢?理由永远只有一个:脏。“多脏呀!”父母们这样感叹。相比之下,农村的父母,就“粗放”得多,包括我自己在内,小时候经常是一身泥巴,灰头土脸。
现在,轮到了天天。我不假思索地对太太说:“放手吧!脏?不怕!脏了,可以洗。看紧她就行,别让她抓什么吃什么。”于是,太太放手了,天天在户外的地上,快快乐乐地爬着,一会儿捡了个瓜子皮,一会儿揪了根小草叶……
很快,一位母亲走过来,看到正在地上爬的天天,惊呼:“多脏呀!”
2008年4月20日凌晨1时50分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