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读到周国平先生以“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为题给曹保印《聆听教育的真声音》写的序。在序的最后周先生说:“教育的基本道理并不复杂,其主要使命就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受教育者所固有的人性特质得到健康的生长,成为人性健全的人。毫无疑问,一个人惟有人性健全才可能真正幸福,也才可能真正优秀。毫无疑问,一个由这样的人组成的社会才能够是一个真正和谐和生机勃勃的社会。如同作者所说,这本来是一个常识,我们所需要做的只是听从常识的指引,实践这个常识。......让教育回归常识,回归人性,回归教育之为教育。也许,我们还来得及。”
读过这段话,深深地感到没有人性或者不为人性的教育该是多么的残酷无情,参与教育的人该是多么的麻木不仁,受教育者该是多么的被动。真的“令人震惊的是,我们的教育在做着与常识相反的事情,这么多的家长和老师在做着与常识相反的事情,而大家似乎都停不下来,被一种莫名的力量推着继续朝前走。”如果把反过来的常识误以为是创新,那将会出现多大的乱子呢?当我们开始关注人性的时候,才是常识顺理成章、融入教育的时候,对于回归常识,或许我们已经起步,或许我们已经走在路上,所担心的只是我们所确定的常识方向。
火车的速度一样,只是所在的轨道不一样而已,随之去的地方也不会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