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2020年博文 |
昨天下午,天气晴好,秋风送爽,朵朵白云又铺画卷,和月亮汐姐姐相约前往颐和园谐趣园、霁清轩一游。
我依旧是从新建宫门进入,然后沿着昆明湖东岸,一路走一路欣赏风景,十七孔桥、万寿山、佛香阁,柳帘浓密苍翠,随风飘动,昆明湖水被午后的阳光染上细碎的金光。
因为疫情的影响,公园里游人不算太多,不过在仁寿殿附近我看到几个旅游团,导游在大声做介绍。
谐趣园是颐和园的园中之园,四季景色优美迷人。走进这个精致的院落,先看到一池翠盖挤挤挨挨的,虽然还未变得枯黄,但已经没有了夏的风姿,略显有些凌乱。不过垂柳依旧繁茂,亭台楼阁,依旧错落有致,湛蓝的天空,洁白的云朵,落在水面上,云影波光,相映成趣,依旧是如画般的美丽。正如诗中写道:
谐趣园秋色 作者:月光
柳浓荷满塘,芳谢秋风凉。
信步寻谐趣,观云倚画廊。
从谐趣园后面有一条小路往上走就到了霁清轩。去年刚开放时我游览过一次,当时人特别多。始建于乾隆19年,咸丰年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17年又重建。现在展室都未开放。园中比较独特的就是主体建筑霁清轩的檐、柱上绘有绿叶子的白藤萝花,花藤下还有山石,被称为海曼式苏式彩画。沿着轩后面的廊亭走一圈,又见园中山石上那个四脊攒尖的亭子,亭子四面都有漂亮的垂花柱,古香古色的,显得很有沧桑感。院子不大,少了游人,倒是多了几分清幽。
云卷云舒,逍遥自在
游人不是太多
荷塘里荷叶还在
已经有旅行团在导游引领下来游览
仁寿殿
谐趣园还是比较安静的。
云影波光,相映成趣。
上午在家画的如意扇,下午就带来拍摄。
霁清轩外的柱子和檐上都是海曼式彩绘,画的是山石和白色藤萝花。
在清漪园时期,此亭为八方重檐式样,光绪年间重建时,改为为四脊攒尖方宝顶,牡丹图案井字天花,苏式彩画。金砖地,梅花方柱,青石方柱础。建筑面积28.09平方米,高3.48米。前檐南侧檐柱间有坐凳门子,金柱间为落地罩,卷草裙板。倒挂嵋子为卷草式花窗,间柱下有四个垂柱。东西北三面有坐凳媚子。青石阶条石台基,四周堆砌黄石,云步踏跺台阶。此亭高居山岩之上,可以远眺田园景色,俯听溪流清韵,是园中一处位置极佳的观景场所。
绕到霁清轩后面才发现此轩是建在巨大山岩之上,岩下原来有山涧的,名为清琴峡。不过现在没有流泉,有点干涸。轩外还看到环绕一圈的爬山游廊,绿柱红窗,廊内顶部有苏式彩画,山水花鸟,十分古朴。游廊让小院显得更加紧凑。
霁清轩没有太多游人,显得比较幽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