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2020年博文 |
古人云:美食不如美器。而我觉得美食和美器同样重要,美食需要美器来衬托,由此更能引发食欲。
“煎炒宜盘,汤羹宜碗,参错其间,方觉生色”。清代诗人袁枚在《随园食单》如是说,不同食物用不同的器物,相得益彰,活色生香。
我对于创作美食的喜好其实源于摄影,因为总希望拍出美好的作品来,于是用心考虑食物的制作,以及用什么样的器物搭配拍出来更艺术,更独特、更美观。于是逛商场的时候,我喜欢去那些家居用品的店转转看看,欣赏一下各种精美的杯盘碟碗。玻璃的晶莹剔透;陶瓷的华丽大方;木质的古朴简洁。遇到特别心仪的也会买下来带回家。先生总是嫌弃我买的那些异形的碗盘,说不好摞在一起,很占地方。而我才不管他的抱怨,依旧乐此不疲地买买买。然后用它们盛了美食,欣赏、拍摄,再坐下来慢慢享用,那种赏心悦目的感觉真让人心情愉悦。慢生活需要一种仪式感,一种氛围,这也属于美学的范畴吧?
去各地旅行,走进当地的博物馆,通常会欣赏到各种古代的器具,青铜的、金的、银的、陶土的、石头的、竹子的等等,各种不同材质、不同用途、不同装饰的美器,让人驻足留恋,惊叹不已,从那些精美的器物上人们读出了光阴的故事,岁月的沧桑,读出古人对食物的尊重,对器皿的热爱,用心良苦的设计、精雕细琢的工艺,无论是造型、材质、花纹、图案、创意都美的令人心动。
每到一个国家我都喜欢买一个纪念品带回来,希望它们成为回忆中一个快乐的符号。我最喜欢买的就是勺子,各国的勺子还真是大不相同、各具特色。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我买了一个木制勺子,翠绿色,上面绘有金色白色的花纹。在英国的科斯伍德小镇一家二层小楼的古董店,我买了一柄银亮银亮镂刻着精美花纹的不锈钢勺子。在土耳其我买的小勺子柄上嵌着蓝眼睛,是用来喝土耳其茶放在郁金香杯里调蜂蜜用的。如今收集来各国的勺子放了满满一大盒,它们既是旅行的记录,也是摄影中的装饰,也是享用美食的餐具。我经常是做了茶点或喝果汁、汤羹的时候,挑选一把勺子来搭配,在美美享受的同时,又重温往昔有滋有味的自由行旅程。
喜欢吃日式的餐品,是因为他们制作食物的精心,食材的选择、制作的工艺,还有就是搭配的器具都那么精致漂亮,极具日式料理的特点,记得有一年春天去日本旅游时在大阪品尝过一次螃蟹宴,我们用餐时看到所有的碗碟、炖盅、筷子、勺子都那么雅致,属于同一系列的产品。每人一份,餐品份量虽然不多,花样却不少,相当精致可口,视觉效果和餐品口味都值得称道。
美食与美器给平淡的生活带来了仪式感,而这种仪式感,让我们体验到慢生活的美好和乐趣,人间有味是清欢,这滋味、这欢乐也需要一份真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