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国家大剧院经典回眸歌剧展览历史 |
分类: 2019博文 |

下图为歌剧《图兰朵》微缩景观。



图兰朵公主的戏服






弄臣的服饰。《弄臣》是G.威尔第创作的歌剧。3幕。剧本由M.皮亚维根据V.维克多·雨果的讽刺戏剧《国王寻欢作乐》改编。作于1850~1851年,1851年首演于威尼斯,1853年在伦敦,1855年在纽约演出。主人公里戈莱托貌丑背驼,在宫廷里当一名弄臣。年轻貌美的曼图亚公爵专以玩弄女性为乐,而里戈莱托常为公爵出谋,帮他干勾引朝臣妻女的勾当,引起人们的愤恨,大家定计对他进行报复,让他不自觉地参加诱拐自己心爱女儿吉尔达。里戈莱托发现自己竟将女儿交给公爵后,决定雇刺客杀死公爵。当他从刺客手中接过装有尸体的口袋,以为大功已成时,忽闻公爵高歌之声,急忙打开口袋,发现里面装的是奄奄一息的女儿,这使他痛苦万分。原来,这个获悉行刺计划的少女对虚情假意的公爵一往情深,甘愿为爱情而替公爵一死。作曲家注重加强歌剧的戏剧成分,用音乐手法将剧中人物内心的感情变化和人物性格表现得极为深刻。


歌剧《茶花女》是意大利浪漫主义作曲家威尔第“通俗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也是世界歌剧史上最卖座的经典作品之一。同时,它还是新中国上演的第一部西洋歌剧。 国家大剧院组织创作班底,由德国导演海宁·布洛克豪斯携手意大利舞美设计贝尼托·莱奥诺里倾力打造。

小仲马曾无限感慨的说:“五十年后,也许谁也记不起我的小说《茶花女》了,但威尔第却使它成为不朽。”该剧既有感人至深的情节,配以催人泪下的音乐,更使《饮酒歌》早已成为国人最熟悉的旋律之一。





歌剧《纳布科》戏服,纳布科是四幕歌剧,作于1841年,是威尔第的成名作。这部歌剧由索莱拉(Temistocle Solera)撰脚本,改编自圣经故事及Anicet-Bourgeois 与Francis Cornu 的话剧。纳布科即内比尤查德内扎,巴比伦国王,是一个残暴的侵略者,率领军队占领了耶路撒冷,并驱赶了那里的犹太人。剧本热情歌颂了这些犹太人不甘受奴役、思念家乡、怀恋祖国的真挚感情。

二幕喜歌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以法国作家博马舍的同名讽刺喜剧为蓝本,由斯泰尔比尼编剧,罗西尼以短短十三天一气呵成谱曲。它的首演不尽人意,是西欧歌剧史上十分著名的失败的首演之一,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罗西尼之前,当时意大利老资格的作曲家帕依谢洛已将博马舍的喜剧《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创作成歌剧。 1816年,罗西尼受雇剧团的经理根据罗马教皇警察局的挑选又要他创作一部新的《塞维利亚的理发师》。帕依谢洛在观众中享有很高的声誉,罗西尼预料到会遇到麻烦。他事先写信给帕依谢洛,请求他的准许。帕依谢洛已经注意到了罗西尼这个年轻的对手,回信时既客气又挖苦,说由他来批准罗马当局选定的脚本非常荣幸。尽管如此,相当多的观众仍认为罗西尼重新创作帕依谢洛已经创作过的歌剧是胆大妄为,甚至感到非常气愤。1816年2月5日在罗马阿根廷剧院首次公演。首演当天,口哨声、喝倒彩声此起彼伏,观众几乎听不见演员在唱什么。第二天情况有所好转;一周以后,该剧的演出才获得巨大的成功,并与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并称为喜剧的双绝。该剧很快成为世界各地歌剧院最重要的演出戏码之一,也成为歌剧史上永放光芒的不朽名作。

18世纪西班牙的塞维利亚,年轻的伯爵阿尔马维瓦与富有而美丽的少女罗西娜相爱。罗西娜的监护人、贪婪的医生巴尔托洛也在打罗西娜的主意。伯爵在机智、正直的理发师费加罗的帮助下,冲破巴尔托洛的阻挠和防范,终于和罗西娜结成了良缘。

歌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场景



西施






骆驼祥子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吉祥剧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