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2019博文 |

在巴黎的奥赛博物馆里观赏到不少高更和梵高、塞尚的作品,他们三人被称为后印象派三杰。当时看到这些熟悉又陌生的油画作品,内心有些激动,画家让生活中的场景更富于表现力,让人读出时光的流逝与曾经的美好,让人读出思维的碰撞与创作的灵犀,让人读出 命运的多舛与岁月的激情。 如何欣赏三位大师的经典画作,如何让我们在经典面前不至于一无所知,我在网上看了不少画作赏析和画家的生平,搜集整理出来,与朋友们分享。

保罗·高更早年在海轮上工作,后又到法国海军中服务,23岁当上了股票经纪人,收入丰厚还娶了一位漂亮的丹麦姑娘梅特·索菲亚·加德为妻。可是高更在自己的绘画天赋召唤之下,35岁时辞去了银行的职务致力于绘画,38岁时与家庭断绝了关系,过着孤独的生活,并通过毕沙罗卷入了印象主义的天地。高更受到印象派朋友的影响开始作画,还受到象征主义,日本版画以及而听文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更总是向往着远方,留恋那些具有异国情调的地方,他要求抛弃现代文明以及古典文化的阻碍,回到更简单、更基本的原始生活方式中去,他很愿意过野人的生活,这使他在39岁时踏上了去巴拿马和马提尼岛的旅行,在那里找到了自己期望的东西:茂密的植物、永远蔚蓝的天空、慷慨的大自然、简朴的生活。后来因事不得不离开这个热带的天堂返回法国,这时正好40岁,精力充沛而有主见,保留着尊贵高傲之气。他是位具有强烈个性、惹人讨厌又招人喜欢的人,粗鲁和高雅并存,他总是强烈要求自我表达,要证明自己的价值。

高更:自画像和他的艺术作品,画面中除了画家本人之外,他身后是自己的作品,右边那幅是高更著名的油画--黄色的基督。 油画《黄色的基督》,以其平铺的块面、浓重的色彩、大胆的轮廓线以及简约的造型,反映出高更“综合主义”绘画的风格特点。整个画面被前景的人物、十字架的垂直立柱以及顶端的水平横木所支撑。田野、天空及十字架的道道条状的形,与妇女及树木图像圆转起伏的曲线,产生鲜明对比;那平直延展的形,与圆曲封闭的形,形成强烈的对照。所有物象都统一于一种明快而简约的图形中。色彩虽然华丽,却显示出布列顿景色的天然质朴;妇女的形象虽显得优雅,然而其庄稼人的气质却仍是一目了然。 画中,色彩统一的平面和围绕图象线条,体现出高更对于纯朴、简化意味的刻意追求,这与印象主义画风形成鲜明对比。此画反映出画家对于所绘对象的黄色的基督细致观察:农妇的服饰样式十分精确,画面的光是布列塔尼地方特有的冷光,田野中透出绿色、赫色及黄色的和谐。此外,那个十字架也是参照着阿旺桥附近教堂里的一件着色的基督受难木雕像所绘。然而,画家在这里已超越自然主义的观察,而追求情感的表现。他在其日记中写道: “印象主义者一味地研究色彩,而没有自由可言,……他们只关注眼睛,而对思想的神秘核心,则漠不关心,从而落到了只是科学推理的境地。”而对“思想的神秘核心”的表达,恰是高更的目标所在。虽然他根本不是一个农民,但他却要以他的画,传达他在布列顿的人们身上所发现的“具有浓厚乡土气息及迷信色彩的淳朴与天真”。因而,他以简化的构图,使空间平面化,同时,使轮廊线变得粗重,并加强色彩的浓度,其目的,是要让画面不再仅仅是一个客观的观察者所作的记录,而是一种对朴实、虔诚的宗教信仰的直接的视觉象征。

木雕上的人物

高更在大洋洲度过的这段时间里(1891~1893年和1895~1901年在塔希提岛;1901~1903年在多米尼克岛),是他的创作的最成熟和最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他专心致志地画塔希提人,画她们的生活风俗和宗教仪式。他在这个岛上找到了能够最充分地表现波利尼西亚地方的色彩,找到了不同于欧洲人形象的毛利人的状貌。这里的黄色、红色、雪青色、绿色,搭配得那样明亮、清晰,就连太阳本身,有时也与其他地方不同。半裸的毛利人的金黄色身体,以及他们身上风格化的装饰,使他如醉似痴。高更娶了一个毛利少女作妻子。他从妻子的同胞中得知许多当地的神话故事和宗教习俗。



《塔希提少女》描绘的是这个岛上劳动妇女生活的一个场景。画面中心两个坐在海边沙滩上的塔希提女人形象,给人以一种平衡、庄严感。为了突出这种特定的风土人情,高更采用的是近于古埃及壁画的平涂手法,故意显露单线平涂的稚拙结构形式。画上的两个人物极富东方色彩的趣味。大面积平涂色块的装饰画法,使土著人民在强烈的阳光下晒成的棕赭色皮肤,与鲜艳的裙子构成了鲜明的色彩对比。高更把这里的热带原始园林简化,然而强化了气氛。这幅画上的异国情调,浓郁的自然景物,没有透视感,没有色彩的层次,充满着主观的装饰味道。

反对印象派那种纯客观主义 高更在巴黎时就反对印象派那种“纯客观主义”。他强调绘画应抒发自己的感受,让主观感觉控制画面。西方评论家称他的画法为“景泰蓝主义”——大胆的单线平涂色,黑线勾边。自从19世纪末西方出现了摄影术后,绘画上要求革新的呼声更为强烈,对法国古典主义那种细腻的油画描绘方法,几乎一致表示唾弃。画家们要求在画面上寻找新的艺术语言。他们认为,画面上的物象不应与实际对象完全相似。凡以线条、色彩和体块组成的形象,应有画家自己的情感形态。一句话,要表现"主观化了的客观"。 这一幅《塔希提少女》就具有上述这种单纯的"原始之美"的特点。在这里,透视远近法没有了,色彩是经过整理和简略了的,人物也缺乏立体感,但这一切所构成的色调是令人兴奋的。它的装饰性带来了一种粗犷的部落生活气息。海岛上的浓郁色彩和土人们的纯朴劳动生活与性格,确实给高更的画面带来了特殊的风采。



在二楼梵高作品的展室里,聚集不少人。文森特·威廉·梵高(Vincent Willem van Gogh,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他是表现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德国表现主义。梵高的作品,如《星夜》、《向日葵》与《有乌鸦的麦田》等,现已跻身于全球最具名、广为人知与昂贵的艺术作品的行列。1890年7月29日,梵高终因精神疾病的困扰,在美丽的法国瓦兹河畔结束了其年轻的生命,是年他才37岁。 下图是加特歇医生,是梵高弟弟给梵高介绍的住在奥维尔的医生。画面上用了互补色,蓝色外套与橙色的桌布形成鲜明对比。

梵高自画像。梵高特别喜欢画自己。这幅自画像他显得表情严肃,似乎用恶狠狠的眼神瞪着谁,嫉恶如仇?

《两个女孩》(Two Girls),梵高看世界的样子已严重变形。画两个女孩的笔触是扭曲的。

飞舞的线条,表达出内心的狂躁不安

《仍活着:日本花瓶里的玫瑰和海葵花》(Still Life:Japaness Vase with Roses and Anemones)

1890年6月,去世前一个月画的《奥弗的教堂》,梵高在给妹妹的信中说:“这张画与在纽南画的古塔、坟墓等习作,

1890年6月梵高在奥弗画的《茅草农舍》


1888年11月,梵高在阿尔画的《阿尔的妇女:

梵高住的房间

《午间休息》(Noon: Rest from Work (after Millet) or Siesta),梵高在圣雷米精神病院治疗期间,临摹米勒同名画


《罗纳河上的星夜》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生·梵高于1888年创作的著名油画。显示了法国南部城市阿尔勒的罗纳河上的夜景。该画现藏于法国巴黎的奥塞美术馆。大小72.5 cm × 92 cm(28.54 in × 36.22 in)。运用冷色迷人的深蓝短线铺满整个夜空,强而有力的笔触表达出夜的深沉神秘与无法预测,而点缀其上的微明星子,与倒映在河面上的瓦斯灯灯影相互辉映,深蓝与 亮黄的强烈对比让作品表达出画家内心澎湃的感动,略带稚拙地描绘平静河面上的灯影,是梵高内心急欲分享与寂寞的率直表现。

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 罗纳河上的星夜特点 蓝色主调抹上黄调的星光河沿岸灯火,一对男女在河畔牵手夜行,那是罗纳河最典型的浪漫之夜。 罗纳河上的星夜画风 梵高的作品。短促的堆积用笔,非写实的画面典型的印象派,唯美的构图是画家结合现实的小镇,加入自己的理想主义创作的,寥寥几笔勾勒出河岸线,着重点是天空和河面,右下角的点睛之笔动态的河面拍打停泊的小舟,一对夫妇的散步把画面直接衍生到弧形的河岸。


《意大利女人》(Italian Woman:Agostina Segatori),梵高采用象征性背景构图风格,人物装束和手上两枝垂头康乃馨都是为了表现一个乡下姑娘的特点,裙子颜色红配绿、人物背景黄配金是为了展示活力。红绿色搭配是非常难处理的,梵高让其画面更生动。

《博斯先生肖像》(Portrait of Eugene Boch)




《自画像》(Self-Portrait),这是最后第二幅自画像,画中人物痛苦恐惧、自我怀疑、精神折磨,梵高希望肖像里的自己成为人们眼中的幽灵,这幅画我们应该很眼熟,它常被奥赛博物馆作为招贴广告。

塞尚的作品:沐浴者


出生在南法艾克斯普罗旺斯的一个富裕的家庭的塞尚,本应该照着父母的期许去研习法律,但最终从心而为,选择了艺术家的道路。他被誉为 “现代艺术之父”。平凡如他,如同其他艺术家一样学艺、从艺、找寻自己想要的表达;传奇如他,他的作画风格和主题使他特立独行,喜爱探索空间与光影,在1870-1880年间,尤其活跃于印象派画家之间;提倡以形为底,以色为辅,画从心的自然,绘简约的肖像,习超脱本质的静物。

塞尚曾说过:“影子也是如同光线般的一种颜色,只是它没有那么闪亮;光与影不过是两种色调的关系。” 这种对与光影的认知在他画的苹果等静物画中最为明显。” 苹果真的是塞尚的心头好了,从学画初期的大量练习到画风成熟以后的细致描摹,这种 “表皮色彩丰富的水果” 完全可以胜任画面的主角。

塞尚是后印象派与立体派画家,于1839年1月19日出生在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艾克斯小城。塞尚作为银行家的儿子,从小生活优渥,因此拥有充分的自由追求艺术。他活跃于19世纪中后期的法国印象派运动中,被看作后印象主义和立体主义先驱。在继承法国古典艺术精神的同时,也是一个激进的革新者,他在肖像画、静物画和风景画中运用几何,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抛掉了更多的写实因素,更加注重构成在画面中起到的作用,也更加注重内心感受的表达。塞尚的绘画风格影响了后期许多艺术家,因此被看作现代艺术之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