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2018-12-30 05:03:20)
标签:

奥赛博物馆

法国

巴黎

名画

雕塑

分类: 法英之旅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这次我们去巴黎重点参观的是奥塞博物馆,它与卢浮宫、蓬皮杜中心一道被称为巴黎三大艺术博物馆。我们一共参观了四个小时,门票是14欧,中文讲解器是5欧。介绍的内容很多,一边参观一边按序号听讲解很过瘾。 它是由一个火车站改建而成,馆内主要陈列1848年至1914年间创作的西方艺术作品,聚集了法国近代文化艺术的精华,填补了法国文化艺术发展史上从古代艺术到现代艺术之间的空白,使奥赛博物馆成成为联结古代艺术殿堂卢浮宫和现代艺术殿堂蓬皮杜中心的完美的中间过渡。网上写的是8:30开门,坐地铁过去,到那里排了一会队,9点才开始售票及anjian。门票是14欧,中文讲解器是5欧。可以听到的作品介绍还真不少,我们先把大厅里的雕塑都欣赏了一遍。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老师带学生去博物馆上课,有专门通道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这座曾被誉为“欧洲最美的博物馆”的奥赛博物馆(Musée d’Orsay) 座落于法国巴黎赛纳河的左岸,与卢浮宫隔河相望。是当今巴黎三大艺术宝库之一,以收藏19、20世纪印象派画作为主,而雷诺瓦的加雷特磨坊舞会、梵谷自画像、莫内的蓝色睡莲等作品都是镇馆之宝。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1898年奥塞博物馆的原址为巴黎通往法国西南郊区的一个火车站,但在1940年即已没落,闲置了约47年之后,1986年将火车站改建成奥塞博物馆。为了实现全面性的展览,该馆收集了许多来自不同国家的艺术品,其他许多作品来自罗浮宫。建筑、雕塑、绘画、素描、摄影、电影、装饰艺术都在此完整的展出。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自由女神像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华丽的金色大钟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学生们坐在台阶上听老师讲课,这样的教学多好!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被蛇咬的女人》(Woman Bitten by a Snake):Apollonie Sabatier的手上,缠着一条小蛇。 Apollonie Sabatier(1822-1889)是法国的著名的模特儿和交际花,她在巴黎拥有自己的沙龙,在1850-1860年代非常著名。当时很多著名的法国艺术家都是她的座上客。这件雕塑是作者为这位著名模特儿创作的著名雕塑。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奥赛博物馆的雕塑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美丽俏佳人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因为去年曾经在世纪坛看过一次法国巴比松画派的油画展,听讲解员介绍后了解到巴比松画派的画家们反对学院派画家在室内画风景画,主张走出画室在自然光下对景写生,然后以写生稿为基础,进行风景画创作。这次看到了巴比松画派的一些经典作品,其中有米勒的晚钟和拾穗。 米勒的《晚祷》1857-1859年,一对农民夫妇在晚祷钟声响起时,停下手中的农活做祷告,米勒用极为细腻的技巧,把两位虔诚的主角置于苍茫的光线之中,与乡村美景融为一体。 让·弗朗索瓦·米勒(1814-1875年) 出生在诺曼底省的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代种过田。 23岁时到巴黎师从于画家德拉罗什,画室里的同学都瞧不起他,说他是“土气的山里人”。老师也看不惯他,常斥责他:“你似乎全知道,但又全不知道。”这位乡下来的年轻人实在厌恶巴黎,说这个城市简直就是杂乱荒芜的大沙漠,只有卢浮宫才是艺术的“绿洲”。当他走进卢浮宫的大厅时惊喜地说:“我好像不知不觉地来到一个艺术王国,这里的一切使我的幻想变成了现实。” 米勒在巴黎贫困潦倒,亡妻的打击和穷困压得他透不过气来。为了生存,他用素描去换鞋子穿,用油画去换床睡觉,还曾为接生婆画招牌去换点钱,为了迎合资产者的感官刺激,他还画过庸俗低级的裸女。有一次他听到人们议论他说:“这就是那个除了画下流裸体、别的什么也不会画的米勒。”这使他伤透了心。从此他下决心不再迎合任何人了,坚决走自己的艺术道路。 1849年巴黎流行黑热病,他携家迁居到巴黎郊区枫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村,这时他已35岁。在巴比松村他结识了科罗、卢梭、特罗容等画家,在这个穷困闭塞的乡村,他一住就是27年之久。米勒对大自然和农村生活有一种特殊的深厚感情,他早起晚归,上午在田间劳动,下午就在不大通光的小屋子里作画,他的生活异常困苦,但这并没有减弱他对艺术的酷爱和追求,他常常由于没钱买颜料就自己制造木炭条画素描。他爱生活、爱劳动、爱农民,他曾说过:“无论如何农民这个题材对于我是最合适的。”他在巴比松的第一幅代表作品是《播种者》。以后相继创作了《拾麦穗》和《晚钟》等名作。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拾穗者》是法国画家米勒在1857年创作的著名油画,画面描绘了描写农村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是现实主义美术风格的典型代表作。作品没有表现任何戏剧性的场面,只是秋季收获后,人们从地里拣拾剩余麦穗的情景。画面的主体不过是三个弯腰拾麦穗的农妇而已,背景中是忙碌的人群和高高堆起的麦垛。这三人与远处的人群形成对比,她们穿着粗布衣衫和笨重的木鞋,体态健硕,谈不上美丽,更不好说优雅,只是谦卑地躬下身子,在大地里寻找零散、剩余的粮食。然而,这幅内容朴实的画作却给观众带来一种不同寻常的庄严感。米勒一般采用横的构图,让纪念碑一般的人物出现在前景的原野上。三个主体人物分别戴着红、蓝、黄色的帽子,衣服也以此为主色调,牢牢吸引住观众的视线。她们的动作富于连贯性,沉着有序,布置在画面左侧的光源照射在人物身上,使她们显得愈发结实而有忍耐力。或许长时间的弯腰劳作已经使她们感到很累了,可她们仍在坚持。尽管脸部被隐去了,而她们的动作和躯体更加富于表情——忍耐、谦卑、忠诚。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拾穗者》,这幅画的构图将近景中的三个农妇和远景中的农民形成微妙的对比,这三个农妇不得不在收割后留下来的碎屑中寻找麦穗,而在背景中的农民身旁却堆起高高的谷垛,象征着后者获得丰收。三个农妇弯腰驼背的姿势强调了她们的辛劳,而暮色渐近,她们只能趁着最后一丝光线捡拾麦穗,也说明了她们面临的困苦处境。这三个被农活压弯了腰的形象既解构了捡拾这一动作,又让人联想起三位一体,赋予她们历史画作中圣家族般的威严和庄重。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巴比松画派Barbizon School,法国19世纪的风景画派。巴比松为法国巴黎枫丹白露森林进口处,风景优美。19世纪30~40年代,一批不满七月王朝统治和学院派绘画的画家,陆续来此定居作画,形成画派。它不仅以写实手法表现自然的外貌,并且致力于探索自然界的内在 生命,力求在作品中表达出画家对自然的真诚感受,以真实的自然风景画创作否定了学院派虚假的历史风景画程式,揭开了19世纪法国声势巨大的现实主义美术运动的序幕。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雨后的田野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康斯坦·特鲁瓦永    《清晨去劳作的牛》 康斯坦·特鲁瓦永是画家朱尔·迪普雷的朋友,于1848年的沙龙荣获一等奖章;一年之后,他受封法国荣誉军团骑士。第二帝国向他订购了《清晨去劳作的牛》(编号:RF 127),从此特鲁瓦永名声大振。这幅巨作是为1855年巴黎世博会所作的。画中的动物和放牛人正朝着我们走来,被画家特意强调的光影效果定格为不朽的形象。特鲁瓦永将动物呼出的温热气息和秋日上午的氤氲空气结合在一起。帝国的意志非但没有与这曲对乡野田园中辛勤劳作的颂歌相悖,反而促使艺术家更自如地阐释农民和大地母亲之间健康积极的紧密联系。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卢梭的风景画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朱尔·布勒东   《拾穗的女人》 布勒东用一幅无名农妇的站立肖像向二十年前米勒描绘类似乡野情景的伟大画作致敬。虽然如此,他却赋予乡野中的社会关系以截然相反的阐释。布勒东画中的强壮农妇精力旺盛,气魄非凡,与米勒《拾穗者》中疲惫不堪的身躯所显露出的脆弱和痛苦形成了对比。米勒作品中的拾穗农妇只能满足于捡拾收割结束后遗留下来的残余麦穗,而布勒东画里的农妇却扛起了粗壮的麦穗,显然喻示着她得到了好收成。 同样是拾麦穗,这幅画中的农民女人们表情严肃,一种不卑不亢的表情。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康斯坦·特鲁瓦永    《清晨去劳作的牛》 康斯坦·特鲁瓦永是画家朱尔·迪普雷的朋友,于1848年的沙龙荣获一等奖章;一年之后,他受封法国荣誉军团骑士。第二帝国向他订购了《清晨去劳作的牛》(编号:RF 127),从此特鲁瓦永名声大振。这幅巨作是为1855年巴黎世博会所作的。画中的动物和放牛人正朝着我们走来,被画家特意强调的光影效果定格为不朽的形象。特鲁瓦永将动物呼出的温热气息和秋日上午的氤氲空气结合在一起。帝国的意志非但没有与这曲对乡野田园中辛勤劳作的颂歌相悖,反而促使艺术家更自如地阐释农民和大地母亲之间健康积极的紧密联系。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耕地的牛,口中吐出的泡沫说明它们用力的程度很大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奥塞博物馆里看到不少印象派画家雷诺阿的作品,不知道这些画作为什么不放在同一层的展室里展出。著名的秋千图4和红磨坊街的露天舞会图5,是我们在美术书中经常看到的。1876年雷诺阿在《红磨坊街的露天舞会》一画中,在表现规模宏大的场面时,透过树丛的星星点点的阳光,洒落在人们的身上、脸上、桌上和草地上,真正实践了“光是绘画的主人”这一句印象主义者的口号。是印象主义绘画在风俗方面的重要代表作。表面上看画面描写巴黎一著名的露天咖啡馆兼舞场热闹和欢快的气氛,实际上真正的主题是透过树叶间隙照射下来的阳光。这阳光照射在人们的身上,引起了丰富的光色变化,充分表现了印象主义画家对现实生活的光与色变化的高度敏感。阳光、空气、大自然、女人、鲜花和儿童。这就是雷诺阿一生用丰富华美的色彩所诠释的主题。雷诺阿一生都很贫困,但画面却很甜美、明丽。他所画的女性丰满娇丽、妩媚动人,目光中常常流露着一种淡淡的忧郁;所画儿童,天真纯洁。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雷诺阿的作品:秋千。画面上丛林间透过的光使画面沐浴在美丽的色调中。通过树叶筛上眩目的光与影,斑斑点点,这些光与影几乎是纯颜色小笔触组成的。画家以蓝,绿,紫为基调表现暗部和投影,以黄,玫瑰等色为受光亮,笔触断断续续,重复再重复,整个画面充满春光明媚,摇曳中的光与影是画中男女活动倍感亲切。形成一种动荡,轻快和欢乐。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雷诺阿全名为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1841年2月25日-1919年12月3日),法国印象画派著名画家、雕刻家。雷诺阿早期作品是典型的记录真实生活的印象派作品,充满了夺目的光彩。19世纪80年代中期,雷诺阿从印象派运动中分裂出来,转向在人像画及肖像画,特别是妇女肖像画中去发挥自己更加严谨和正规的绘画技法。他的代表作品有《煎饼磨坊的舞会》、《船上的午宴》、《包厢》、《罗曼·拉柯小姐》等。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油画《红磨坊的舞会》创作于1876年。作品是在露天完成的,雷诺阿在画作中表现了一群在位于蒙马特高地一家酒馆消遣娱乐的巴黎人的生活,以及他们的喜悦心情。 十九世纪法国画家雷诺阿以较乐观的主题表现在这幅作品上,光线透过树荫,照射在人体身上,呈现斑驳情况。描绘出色彩闪动在光点里,完全捕捉到光线落在景物上时,所创造出来的笼统瞬间印象。人物在树荫下,光线透过树荫照在他们的衣服、脸上,有印象派的轻快的构图。前景到后景变化很快,后景有往高处发展的呈现,表现出人形逐渐消融在阳光和空气中。 笔触是松散的,画面上的人物和传统的画不一样,脸部的光线感觉上是扑朔迷离,很蒙眬的,不是在讲求真正的肌肤感,脸部深度的描绘,眼睛被影子所遮蔽,看起来别有一番趣味。雷诺阿捕捉到人在大自然下,透过树荫透过光线,所投射下来的神秘色调。在色调的呈现上,他使用了印象派所使用色彩的方法。比如说:补色、对比色等这些方法,同时并列在画面上,在眼睛的视网膜同时调色的情况下,而产生耐人寻味的一个色彩变化与效果。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雷诺阿以极其违反程式、极其大胆手法画成的油画“速写”《红磨坊街的舞会》,雷诺阿看似画了一大片陶醉于舞会之美的人群,实际他真正要“纪念”的是那个穿着条纹绸子裙的年轻女子。其他的男子,要么面目模糊,要么干脆背对着观众。--数次出现的条纹稠衫女郎,一定是他暗恋的爱人吧?那一瞬,艳艳的阳光不偏不倚照在她的嘴和下巴上--那一瞬,他一定起了要吻她的冲动!他自己在这股激情之下的冲动,使得这幅具有了直觉充沛、气韵饱满的作品,成为他永远的代表作之一。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这是1892年雷诺阿画的布面油画。要了解雷诺瓦观察及绘画的方式,只要注意此画中她处理女孩右臂的技巧就对了。坐着的女孩的右臂,从茂密的澄黄色头发下伸了出来,淡红色的手掌停放在键盘上;站立女孩的右臂,其皮肤及衣服都是淡色调,在赭色小提琴的衬托下十分显眼。       这幅画运用补色组合,蓝和黄赭色在白色的映榇下变得很醒目,背景中发红的窗帘使各种补色达到完全和谐。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1919年,80岁高龄的雷诺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完成了这幅《浴者》。”幸福和喜悦的感觉来自凝视上帝最美的创造-人体,在完成我的杰作之前,我不会放弃生命。”为了完成这幅作品,雷诺阿要家人把他抬到画架前的轮椅上,然后在他患风湿的的手上绑好绷带,又将木制的笔杆绑在绷带上,最后他才能把一个个彩色小圆点涂到画布上。在巨型画布上,雷诺阿用夸张的尺寸、形象的线条和断促的印象主义笔触,创作了两个珍珠母色女性裸体的健康圆润的形象,表达了对生命的礼赞。

欧洲最美博物馆:奥赛博物馆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