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栅栏西街的护国观音寺

标签:
护国观音寺大栅栏老北京胡同 |
分类: 旅行散记 |
逛完了琉璃厂古文化街,先生用手机里面的导航软件查到去大栅栏的路线,我们就顺着胡同小道走,看到很多摆摊卖菜卖水果卖小物件的,本来狭窄的巷子就显得更挤了。不过体验一下住在胡同里人们的生活也挺好,看着他们跟小贩讨价还价,然后拎着买好的菜满意而归。
拐了几个弯就到了樱桃斜街,快走到西边的街头,左右张望寻找观音寺,以为可以进去寺庙里参观呢,但并没有找到庙门,只看到右手边的有一个特别破旧的房子,屋檐长满了杂草,门窗上订着各种木板的残破房子,就问对面店里的售货员,她说那房子就是过去的护国观音寺。百度了一下才知道护国观音寺兴建于明代,后来曾被违章建筑遮挡了60年,直到2008年才露出真面目,估计以后会重新修建吧。因为观音寺前面的小广场已经铺好砖,还有荷花的图案。
看到观音寺我们知道下面逛的街就叫“观音寺街”。街上的店铺显得也很古老,有京华客栈、京味小吃,张一元茶社等等。有个爱好摄影的人正在京华客栈门前只好了三脚架在拍摄呢,我也凑了过去拍了几张。穿过观音寺街就是游客云集的前门大栅栏了。
拥挤的胡同,骑车的、步行的、做生意的、买东西的,老北京、其他租户、各地游客,啥人都有。
卖花的
手推车拉来的物品,挨着墙根摆个小摊
墙面斑驳,电线纵横
背影
回家
老四合院
老外也住在胡同里?还穿短袖呢,和咱北京人是俩季节哦。
斑驳的木门
我过去好像没有在前门的胡同里走过。
护国观音寺修建于乾隆甲申年间,观音寺街也因此寺庙而得名
胡同里的便民菜店
护国观音寺建成时间应该不晚于明朝末年。清朝乾隆甲申年(1764年)重修。观音寺街(今大栅栏西街)因该寺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作为民居,存留有部分大殿。2008年,在大栅栏西街改造中,被违章建筑遮挡60年的护国观音寺的门脸重新露出。
2009年继续清除了门脸前面的违章建筑。2013年,护国观音寺修缮保护启动,清除了山门殿前的非文物建筑,建成157平方米的小广场。护国观音寺旧址由清华大学建筑学院规划,将建成大栅栏历史文化展览馆。
观音寺街
小店
古老的招贴画,从二三十年代的影星到五、六十年代的文革宣传画,还有袜子、帽子、扇子,也是什么都有啊。
中国移动的专卖店
行色匆匆
京川人家,是京味加川味吗?
老胡同民居让人读出岁月的沧桑
张一元的茶
京华客栈前的摄影爱好者
火锅店
卤煮火烧是老北京人喜欢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