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的四大部洲到底是什么样子的?

标签:
颐和园四大部洲秋色颐和园摄影 |
分类: 旅行散记 |
长假为了拍日落,特意在下午出发去了颐和园。到达北宫门时才四点多,我当即决定把上次没有爬上去的四大部洲游览一下。苏州街桥上有不少个体导游,看着很业余的样子,不停地招呼着人们兜揽着生意。我没有理会他们的呼唤,独自一人爬上一层层台阶,先来到四大部洲景区的主体建筑--香岩宗印之阁,巨大的寺庙正中供奉的是金身的三世佛,两侧供奉了十八罗汉,据说这金箔纸就用了4万多张。因为是才修缮开放不久,所以四大部洲整体建筑群看着色彩都特别艳丽,红墙金瓦,雕梁画柱,高大恢弘的佛教建筑群藏式风格尤为明显。
再往上基本就是到了山顶,看到众香界的建筑,外墙用五色琉璃装饰,上面嵌满了琉璃小佛像,共一千一百一十尊。阳光照在琉璃瓦墙面上,白色的拱门门框,红色的门,黄色和绿色的琉璃瓦搭配着,使得整个建筑显得更加雄伟壮丽,熠熠生辉。
往下山的路走不远,就看到有一个小门是通向佛香阁的,我没有进去。终于明白了原来佛香阁是在万寿山的前山,而四大部洲是在后山。小时候爬过佛香阁几次,总觉得万寿山特别高,爬上去挺辛苦。现在已经忘记里面是什么样子的了,记得是一些恢弘的寺庙。后来每次来颐和园都可以在昆明湖的不同角度遥望一下,却没有太多的欲望再去佛香阁游览。总觉得外面看看就得了,毕竟曾经也去过。
四大部洲的介绍(资料来自网络)
智慧海的后面是四大部洲景区。包括了四大部洲、香岩宗印之阁等建筑,它们都是属于典型的藏式风格,是仿照西藏的桑鸢寺而建的藏传佛教寺庙。
清朝的历代皇帝为了加强对西藏地区的控制,对藏传佛教非常重视,在北海、避暑山庄、圆明园等皇家园林中,都能见到藏式宗教建筑。
根据佛经的描述,佛所居住的须弥山是世界的中心,它的周围是咸海,海上四方有4大部落,分别是:北俱泸州、南瞻部洲、东胜神州和西牛贺洲。4大部落的形状是不同的,分别是方形、三角形、半月形和圆月形。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香岩宗印之阁四周的19座单体建筑的顶部装饰物形状,就各不相同,分别代表了四大部洲。
下午四点二十,这里游人还是络绎不绝。
白色墙上的藏式盲窗
看起来还是很恢弘的
这应该是中式风格的庙宇。
油漆很新。
藏式风格非常明显
代表佛经“四智”的红、白、黑、绿四座喇嘛塔。这是其中的绿塔。
黑塔
红塔
白塔
那天下午阳光特别足,天很蓝。
金碧辉煌
俯瞰。
众香界。外墙用五色琉璃装饰,上面嵌满了琉璃小佛像,共一千一百一十尊。
众香界里面供有一尊高大的观世音菩萨像。
墙上嵌着的琉璃小佛像,共一千一百一十尊
修复之后显得特别新。
出了四大部洲景区,往下走眺一下昆明湖和十七孔桥。
阳光照在十七孔桥的桥洞里,把桥洞一侧染成了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