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栖洞奇观之一

标签:
仙栖洞奇观之一房山十渡钟乳石千年 |
分类: 旅行散记 |
周末一早,我们驱车前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张坊镇东关上村的仙栖洞,大约行程不到100公里。
先坐船经过500米水路,才可以进入仙栖洞。船夫都是身强力壮的小伙子,因为这船是不用浆划,而是由船夫奋力拽着左右两边的皮绳子前行,每条船坐六个人,通过曲折的石洞才可以到达。下船后,随着一个讲解员我们走进了仙栖洞。
仙栖洞的得名有这样一个故事,当年一位寻找修练地的五台山云游高僧来到洞中,看到这里的奇观后,惊叹曰:“善哉!善哉!人上有人,天外有天,洞中有洞。这里‘仙人群栖’,我等卑微,啊弥陀佛…”。高僧觉得自己身份卑微,所以不敢在洞中修行。从此这洞就得名“仙栖洞”而公诸于世。
洞中修了栈道和扶栏,所以游人在行进中还是很安全的。走了不久就可以看到一些钟乳石形成的石笋,石柱。仙栖洞形成于16亿年前,洞内钟乳石据有关专家鉴定一般的都在30万年到70万年之间。就洞内沉积物而言,有五个沉积类型,数十种形态;有石钟乳、石柱、石荀、石幔、石塔、石瀑、石镜、石莲、石鼓、晶花、盖板等等。上述形态形象万千,有农家庭院、盘龙玉柱、石瀑飞天、太上楼阁、仙栖大厅、神龟随寿、鳄鱼守洞、八仙过海、高僧打坐、琴板等几十个景观。特别是:大河上下,酷似我们的母亲河。那源头的冰川、湖河、那瀑、那峡,无不令人叫绝。难怪仙栖洞可以和我国号称四大岩洞的:福建“石华洞”、桂林“芦笛岩”、杭州“瑶琳洞”、北京“潜真洞”相提并论。
钟乳石
通天柱高8.6米,它的难得之处在于如此纤细,它是由滴水沉积的钟乳、石笋相接在一起才形成的,可以看上边光滑的部分是钟乳石,下边有花纹的的部分是石笋,大家可以清楚的看一下这儿,上边有圆锥形的钟乳,它向下慢慢滴水,慢慢沉积,在滴水过程中会形成从地面向上生长的石笋,它们同时生长,经过笋乳相望、相亲、相接、相融四个过程连接在一起形成了通天柱,不过这个过程非常缓慢,现在我们看到的通天柱正处于第四阶段,笋乳相融的阶段,经专家鉴定,通天柱的形成大约用了30万年。形成通天柱的关键要看顶部岩石的质量,岩石与钟乳石的连接面不大,岩石要承受几百公斤、甚至几千公斤向下的拉力,一但笋乳相接才能大功告成。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