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子监街的孔庙

标签:
孔庙国子监旅游 |
分类: 旅行散记 |
因为我大学4年是在北京师范大学念的,毕业后又当了十多年老师,所以对孔子总是有着无限敬仰的情怀。那日走到国子监街自然就想到去孔庙拜谒一番。曾经在20多年前来过国子监的孔庙,但再次走进去时,却发现曾经的那段记忆已经成了一段空白。
京城的孔庙始建于元代,占地22000平方米,有三进院落。中轴线上的建筑依次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祠。虽然没有曲阜的孔庙那么宏大,但走进去依旧感觉很古朴清幽。我们先去参观了一下进士题名碑林,然后穿过大成门,前往大成殿。大成殿是孔庙中最主要的建筑。殿内金砖铺地,其规格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建筑等级,能与故宫太和殿相媲美。同行的朋友问这里的管理人员怎么是木板而看不到金砖?工作人员往前面一指说,绳子里面是金砖,外面的地面铺上木板,是怕游人来参观时把古迹踩坏了,所以保护起来了。
大成殿中供奉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木牌位,神位两边设有配享的“四配十二哲”牌位。神位前置祭案,上设尊、爵、卣、笾、豆等祭器均为清乾隆时的御制真品。大殿内外高悬清康熙至宣统九位皇帝的御匾,均是皇帝亲书的对孔子的四字赞语,是珍贵的文物。
元成宗大德十年(1306年)八月,孔庙建成,首次举行了祭孔典礼。大德十一年(1307年)正月,元成宗死去,元武宗即位,当年七月,元武宗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此后,各地孔庙的正殿均称为“大成殿”。刻着元武宗加封孔子诏书的石碑,至今仍立在孔庙的庭院中。
两千多年来,孔子的尊号历代不断加封。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特诏命孔子加谥为“大成至圣文宣王”,达到最高等级,而祭孔礼仪也不断提高,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祭孔礼节升为大祀。
乘车路线:
地铁2号线、5号线雍和宫站下车;公交116、684、13、117雍和宫站,113、108、104、803、124、758、850方家胡同下车。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国子监街13—15号
屋檐上的琉璃瓦雕塑栩栩如生。
来孔庙参观的老外挺多的。
孔庙中虬松古柏很多,有些古木已经枯了,但别有一番风味。
老外也对高大茂盛的古树感兴趣。
树干都很粗,奇形怪状的。
写满了岁月的沧桑
万世师表的匾额是康熙御笔所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