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护国寺大街的老胡同

(2012-05-10 10:30:15)
标签:

护国寺大街

北京

胡同

护国寺小吃店

老北京

小吃

旅游

分类: 旅行散记

护国寺大街的老胡同

说起护国寺大街,我首先就会想到护国寺的小吃,上大学那会,因北师大离护国寺不远,所以曾经和同学一起去吃过几次,隐约记得味道还行。我比较喜欢吃那里卖的驴打滚和艾窝窝、豌豆黄、麻酱甜火烧。

那天再次来到护国寺,忽然发现改建的让我都不太认识了,看来新修不久,围墙啊,小店啊,门脸啊都显得挺新的。墙上挂的彩色画表现了老北京各种买卖人的生活,还挺有意思的。

记得护国寺小吃店过去就在靠近新街口往西四去的那条主路上,现在好像搬到胡同里,而且还不只是一家叫护国寺小吃店了。问了一下周围居民,人家指着有二层的那个小吃店说是正宗的。我们进去看了看,当时已经是下午2、3点钟了,还有不少游客在里面吃小吃,喝豆汁呢,看来老字号还真是吸引人。柜台那边有各种透明快餐盒装的几种小吃,便于游客买回家去品尝,一盒是19元,好像是有8块吧。

去的那天刚好才吃过午饭不久,所以没有肚子再尝小吃了,只好等下次来看看,不知道味道会不会比过去好?看着花样倒是丰富了许多呢。老北京的豆汁我还真是喝不惯,那个炸焦圈我也觉得味道一般。过去在老北京炸酱面馆吃过一次,实在感觉难以下咽。看来我不能算真正的老北京。呵呵。

石远的回复:

原辅仁大学在这条街上。我们80年代上大学时,北师大化学系在辅仁旧址。那时,我们每周三早晨从位于铁狮子坟的师大本部坐22路公车,到护国寺站下车,走到辅仁做化学实验。记得胡同口有一家戏院,老演《锁麟囊》一类的大戏,往里走是梅兰芳故居,那时街上好像没这么多商店,不算繁华。辅仁大学校园不大,但很美、很雅致,花园、长廊、碑亭很有民国范儿。经常有剧组拍外景,看到白衣黑裙长围巾的民国美女,以及长衫清瘦圆眼镜的民国帅哥。

我们同学中长得比较古典的有幸被剧组选中充当群众演员,但不记在电影中看到他们的形象。做完实验后,经常从辅仁走到后海,那时还没有酒吧,中午路上没什么人。沿着湖畔的荫凉,好像经过郭沫若故居、宋庆龄故居,一直走到银锭桥。可能在郭沫若故居看过玉兰,在宋庆龄故居看过海棠。但那时心思单纯,对这些风花雪月的事感触不深。因为当时大家都很穷,觉得吃小吃不经饿,所以对护国寺小吃印象不深。倒是在新街口附近有一家桂林米粉店,吃一碗不到一块钱,还有一家炒疙瘩店,也是一块钱左右可以吃得很饱,经常去这两个地方解馋。
感谢月光师妹让我们想起大学时代一起看过的风景,有机会一定会再去的。

护国寺大街的老胡同

下面是百度查到的有关护国寺小吃的介绍:

护国寺小吃店的小吃是以清真京味小吃以庙会经典品种为主。经过多年的发展品种也有变化。日常经营的品种有各种黏货。有各种细馅元宵,清真汤圆,艾窝窝,豆面糕,芝麻年糕,果料年糕,豌豆黄等,炸货有蜜麻花,开口笑,薄脆,焦圈,流食有豆汁,面茶,小豆粥,杂碎汤,鲜豆浆,杏仁豆腐,莲子粥等。该店制作的豌豆黄,艾窝窝,豆面糕,果料糕,蜜麻花,蜜三刀,焦圈,糖火烧,豆馅烧饼,糖油酥,咸麻酱烧饼等,干稀、甜咸,蒸炸煮饺烙等近百个品种。

  面茶是护国寺清真小吃的特色品种之一。过去一般在下午售卖。有诗说:“午梦初醒热面茶,干姜麻酱总须加。” 喝面茶很讲究吃法,吃时不用筷、勺等餐具,而是一手端碗沿着碗边转圈喝,非老北京人恐怕无此吃法的。为什么要用这种吃法呢?这与品尝面茶的风味有关。

  馓子麻花是护国寺清真小吃的精品。工艺流程繁杂。先将矾、碱、红糖、糖桂花放在盆内用温水溶化,再将面粉倒入和均匀,和好后挫长条盘起来饧一会儿,然后揪成40克一个的小剂。将麻仁用开水拌起来,将小剂粘上拌好的麻仁,挫成10厘米长的小条码在盘中,码3至4层再饧着。饧好后,拿起两小条用手挫成均匀的长绳条2根,对头折两个来回成8根,两头捏在一起,成两头尖、当中大的枣核形或扇形状,用油炸熟即成。炸时锅内花生油五成热,拿着馓子麻花的捏头处,将坯子下入油锅来回摆动使其定型,待坯子稍硬挺后,整个入油中炸,炸成棕黄色即成。馓子麻花的质量特点是颜色棕黄,质地酥脆,香甜可口。

  北京人喝豆汁儿,始于清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前后。有种说法:“北京豆汁儿,旗人的命根儿”不无道理。豆汁儿最初是清宫御膳的一种饮料。虽“味儿”个别,但有保健的功效。夏天可消渴解暑,冬季能清热温阳,四季喝它,益于开胃健脾、去毒除燥。喝豆汁儿有讲究,得配上焦圈、咸菜丝儿。人们说,豆汁儿是“味在食外”的特色小吃。为了保持特色,自五十年代至今护国寺小吃店坚持经营不断档。一些国外侨胞,港澳同胞来特地到护国寺小吃店一品豆汁,感受浓郁的北京地方风情。1997年8月份在原国内贸易部、中国烹饪协会等组织的首届“中华名小吃”认定活动,护国寺小吃的豆汁儿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护国寺大街的老胡同

护国寺大街的老胡同


护国寺大街的老胡同

护国寺大街的老胡同

护国寺大街的老胡同

护国寺大街的老胡同

护国寺大街的老胡同

护国寺大街的老胡同

护国寺大街的老胡同

护国寺大街的老胡同

护国寺大街的老胡同

护国寺大街的老胡同

护国寺大街的老胡同

护国寺大街的老胡同

护国寺大街的老胡同

护国寺大街的老胡同

护国寺大街的老胡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