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着三轮车逛古城

标签:
坐着三轮车逛古城平遥五一游记山西杂谈 |
分类: 旅行散记 |
早上五点多起来洗漱完毕,六点就想去古城的街上转转,一看客栈里面的小门都上了锁,连忙去敲旁边的一个门,我猜应该有值班的,就问了两声:有人吗?服务员在吗?终于那个老板出现了,说马上有人来开门。不一会,一个年轻人裹着条长长的白浴巾,睡眼惺忪地提了一串钥匙给我开门。他一定很气愤,我竟然这么早起来扰了他的美梦。
街道上真是没有多少人,店铺都关着门,只有两三个如同我一样早起的摄影爱好者在拍摄着,我看到一个短发的女孩正在支三脚架,调相机呢,原来她要在一个写满标签的小店前给自己留影,别说这样自拍还真是不错。
我独自一人沿着步行街兴奋地走着,人少感觉就是好,可以自由而随意拍摄。我不想重复走昨天走过的路,所以就向右拐到另外一条街。没有走几步,一位坐在三轮车上等活的老大爷就对我说:要不要坐车游古城?可以带你把有名的景点都转转。我有些犹豫,但看他一脸诚恳的样子,就同意了。老师傅见我要拍摄,特意把车上的篷子放下去,说现在没有太阳,省得挡着我的视线。他一边骑,一边指点着,让我拍照。
我有时会觉得不过瘾,就让他停下来,我下车去照。他看我拍完,问我是否需要他帮忙给我拍人像。我有点不信任地问:您会用单反相机?他一脸诚实的表情,说:我会的,我拍了,你看看,不行就再拍。听他那口气还挺自信。我就把相机递给他,他还像模像样地找合适角度呢。照完后让我检查,我一看,嗯,人还真是在画面中了。虽然有点歪,但还可以,回头调一下角度吧。就继续往前走,他骑车跟着我,等我拍够了,再上车。他也不催我,态度特好。时不时地问我:这样转还行吧?我马上大声说:非常好,就这样继续走吧。
这张照片是三轮车师傅给我拍的,我稍微裁剪了一下。调了个仿古的色彩。
先去被誉为“大清金融第一街”的西大街,看到了不少著名的景点,如中国商会博物馆、华北第一标局、日升昌都在这条街上。日升昌号称“天下第一号”,是中国第一家现代银行的雏形。日升昌取自“如日初升,繁荣昌盛”之意,建于清代道光四年(公元1824年),三年之后,“日升昌”在中国很多省份先后设立分支机构。19世纪40年代,它的业务更进一步扩展到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家。站在日升昌斑驳的大门前,想象着昔日的繁荣景象。如今黑漆漆的大门紧闭着,屋檐下横梁上的木雕花纹有些残破,还有那些彩色的装饰画也不再亮丽了。现在没有游人,所以我可以静静地望着牌匾上“日升昌记”,想着有关它的传奇故事,如今辉煌已经不在,时光的流逝让一切归于平寂。
虽然老师傅的普通话夹杂了不少山西方言,我有些听不太懂,但是从交谈中还是了解到他干这个活已经有十多年了,所以对于这里的每条巷子,每个景点他都非常熟悉。就这样一路走一路拍,想在哪里停就在哪里停。街上人很少,如我这般早起的算是屈指可数的几个。我坐在车上享受着古城的宁静和沧桑,特别是那些没有经过装饰的,有些残破的房子和门洞,让人看后感觉更有韵味。忽然就突发奇想----倘若给每个进城的游客都发一套过去的服装穿上,那走在古城街道里将是怎样的场景,是否会更有意思呢?
老师傅载我出了下西门名曰凤仪城门,让我去看古老的城墙。平遥历来有龟城之称,据说是取神龟寿水长存之意,需要从上往下俯瞰才可以看出整个平遥城如同龟形一般。这次我没有时间登城楼,希望下次再来时游览。
回去的路上,老师傅推荐我去参观一下浑漆斋,说需要单收门票,这次来古城,我们就在城里街上转了,那些著名的票号,博物馆,老宅一个都没有参观,所以听他一说,我当即同意了。回头单写一贴来介绍参观的过程。
我们从西南的衙门街绕回来,老师傅带我去看了一下县衙的大门,然后走不了多远就到了我住的客栈。付了车费,感谢了一番。我感觉这个早上游览真是过瘾,既感受了古城的诸多风貌,又尽享了那份清幽与悠远,实在是不虚此行!
在一条巷子里看到这两头奶牛,老师傅说这牛平时是关起来得,现在时间还早,趁没有游人的时候也出来放放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