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中的小问题

标签:
普通话测试问题文化 |
分类: 教育随想 |
周末给首师大音乐学院和生命科学学院的学生测试普通话,感觉生命科学的学生水平比音乐学院的水平明显高一些。随手记录了测试出现的一些问题:
单音节字词错的比较多的字是:
蔗(zhe四声)很多人读成二声;
绢(juan四声)被误读为一声;
穗被误读为惠;
拔被误读为拨;
睛被误读为晴;
癖被误读为四声;
瞥(pie一声)被误读为三声;
吮(shun)被误读为允;
绺(liu三声)被误读为缕;
上声字,214的发声规律掌握不好,没有翘起的尾音。
双音节字词中出错频率高的是:
小瓮儿的瓮被误读为1声;
血液的血误读为3声;
仍然的仍误读为1声;
未遂的遂误读为2声;
高涨的涨误读为4声;
应用的应误读为1声。
该读轻声的不读,比如妥当、舒坦都为轻声.
不该轻声的读轻声,比如“大娘” 。
好几个大学生不认识“涅磐(下面应该是木字)”这两个字。
朗诵的问题
有人误认为要有感情地朗读,所以读的抑扬顿挫,绘声绘色的。
有人读的语速过快,一紧张就更容易回读,造成失分比较多。
谈话测试中的问题
仍然有人说着说着就没有词了,很困窘,有的学生还特别固执,无论怎么提示他都不往下说,结果被扣很多分,可惜啊,其实这题主要是考语音面貌,句法规范,用词准确,不考察是否突出主题,说跑题都没有关系,就是要说够3分钟。好多人因为不了解,以为是口头作文,必须围绕主题说充分,遇到不好展开的题目就手足无措,抓耳挠腮了。更有甚者完全是为了蒙混过关,说了两句话就说结束了,根本不知道要说够三分钟。还有的说一些容易触动心事的内容,说到动情处泣不成声,让测试员无法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