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走马观花游欧洲8 佛罗伦-萨比斜塔

(2007-01-25 09:35:15)
标签:

佛罗伦

萨比斜塔

走马观花游欧洲

分类: 旅行散记
走马观花游欧洲8

9月28日天气晴 佛罗伦-萨比斜塔
离开市政厅广场,再向前走不远处就是佛罗伦萨最著名的鲜花圣母百花大教堂,它的整体风格属于哥特式,外墙由粉红、白、绿三色大理石建成, 色彩十分艳丽,故得名百花教堂,丰富的颜色是教堂最突出的特点。
走马观花游欧洲8 <wbr>佛罗伦-萨比斜塔
走马观花游欧洲8 <wbr>佛罗伦-萨比斜塔

而它的大穹顶也非常引人注目,因为它是是世界上最大的穹顶之一,被视为建筑学上的奇迹。这个大圆顶是菲利浦·布鲁内莱斯基的杰作,设计并建造于1420年到1434年间,在完成这一空中巨构的过程中没有借助于拱架,而是用了一种新颖鱼骨结构和以椽固瓦的方法从下往上逐次砌成。登上教堂顶部,可俯瞰整个佛罗伦萨城。导游说建造这样一座教堂,前前后后共花了两百多年。从精美的壁画和雕刻可以深切体验到欧洲人对艺术的追求与执着。
走马观花游欧洲8 <wbr>佛罗伦-萨比斜塔

走马观花游欧洲8 <wbr>佛罗伦-萨比斜塔

走马观花游欧洲8 <wbr>佛罗伦-萨比斜塔
教堂前面有受洗池,天堂之门。因为人很多,时间有限,所以我们只是在外围欣赏了一下,没有去教堂里面参观。据说教堂内部装饰却朴实简洁,与外面的华丽妖娆形成反差。

天堂之门
走马观花游欧洲8 <wbr>佛罗伦-萨比斜塔

午餐后我们随导游去了市内的一个皮革销售中心参观,里面的皮货真是不少,皮质和款式多还可以,但是我们无购买需求,所以随便看了看,就出去到卖旅游纪念品的小摊那里闲逛。

下午前往"比萨斜塔",导游为此收了我们15欧元的参观费用。其中有六人没有交钱,所以他们被放在半路的一个超市里。

  车到了停车场,导游说如果坐公共大巴就得排队等待,不如走着过去,于是我们就随导游徒步走向斜塔景区,好在只有15分钟距离,只是天气比较热,阳光特别充足,天空一片蔚蓝。

  走进一个酷似城门的建筑,这个入口不收费的。导游说收的钱是车绕道走的钱和进城费.
走马观花游欧洲8 <wbr>佛罗伦-萨比斜塔
远远地就看到熟悉而著名的比萨斜塔,它确实很斜,但是斜的很有味道。斜塔坐落在比萨的教堂广场上,整个建筑群都是由白色大理石构建而成,显得颇有气势。其实斜塔就是比萨主教堂综合建筑群中的钟塔,并不是一座独立的建筑。
走马观花游欧洲8 <wbr>佛罗伦-萨比斜塔

走马观花游欧洲8 <wbr>佛罗伦-萨比斜塔

走马观花游欧洲8 <wbr>佛罗伦-萨比斜塔

比萨斜塔最初是作为钟塔,本来是垂直树立,但是在1173年8月施工开始不久,就开始倾斜了,原设计为8层,高56公尺,兴建到第三层时发现地基不均匀,后来,工程在中断了近100年后,又开始继续施工,同时进行了一系列的补救措施。但由于最底下的三层已经歪了,所以当全塔建成后,塔顶中心点还是偏离中心垂直线2米左右。在随后的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斜塔以每年1毫米的速度继续向南倾斜着,目前塔顶中心点累积已经偏离中心线大约5.2米。1972年意大利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当时整个塔身大幅度摇晃达22分钟之久,大斜塔居然岿然不动。1990年1月至2001年12月,比萨斜塔维修,耗资2500万美元,修正了45厘米,可保持不倒两、三百年。

我们先在教堂前拍照,向前走不远就见许多人站在巨大草坪外面的石墩上摆姿势,拍照的游客都是类似的pose:伸出手,做推扶状,原来拍摄的人寻找最佳角度拍照,就可以把人的手和斜塔衔接上,这样能拍出人在“试图”扶正斜塔的照片。我也选了一个石墩踩上去,伸出双臂作推塔的动作,可是先生照相的技术实在太差了,我费力摆出的英勇姿态,他却没有给我照好,真让我浪费感情。

参观完毕我们就去逛长长的一溜小摊,全卖的是旅游纪念品,有斜塔的各种型号的石膏模型,工艺盘子,斜的杯子、首饰盒、明信片台历、短袖或无袖衬衫,还有各种类型不同大小的皮诺曹,他圆圆的小脑袋上尖尖的鼻子,带红色的帽子,穿一身红衣服,非常滑稽可爱的样子。让先生查了手机里的维基百科才知道,著名的小木偶原来是意大利的童话。

  晚上八点半才到皮亚琴察吃晚饭,一路上近三个小时看影碟:血色浪漫,因为塞车所以从第20集看到25集,直坐得饥肠辘辘,才好不容易到达中餐馆,晚上11点终于可以到酒店休息了,随团旅游就是这样赶时间、赶行程,好辛苦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