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娱乐 |
分类: 诗词文艺 |
不知道是否因为是文化沙漠的缘故,百老汇的名剧《猫》在上海、北京演出5年之后,才登陆广州。最早知道这个歌剧,是因为“月光女神”莎拉.布莱曼。她的专辑中收录了两首此剧中的曲目,一首就是有名的“memory”,另一首是“macavity”,比较活泼的一首曲子。
来到体育中心时,人们已经在入口处排起几条长队,走到跟前还要经过一个安检的木框。进场后发现舞台左右设有中文字幕,以便让我们听懂英文演唱的内容。沙漠中的我们走进了绿洲,陆陆续续坐满了整个场馆。舞台整个以森林中的岩石和树木为背景,花花绿绿,和猫儿们彩色的行头相映成趣。工作人员挂着牌子走来走去,因为演出期间不许拍照摄影,一旦他们发现有人违规,就会用手上的探照灯射向那人,以作警示。
整个剧情在月光下展开,讲述一个叫做杰利可的猫部落在举行每年一次的聚会,不同的猫儿要讲述自己的性格和故事,以便获得唯一的一个升入天堂的名额。最后,曾经流浪在外,迷途知返的年老女猫Grizabella,以动人的memory赢得了群猫的谅解,并被选择为幸运儿进行“奔月”。
除了相当动听的乐曲,最让人惊讶的是剧情刻画猫儿性情的能力。每只猫的介绍都非常生动,仅需要几段话,一个鲜活的,与众不同的性格就凸现了出来,让人印象深刻。有的懒惰,有的狡猾,有的暴躁,有的悲伤,有的威严,有的神秘,有的机敏,有的落魄。再加上拟人的动作和言词,感觉很是有趣。
Grizabella演唱了2次memory。第一次唱后,因为没有获得猫们的响应,只一段便自行隐退到森林深处。第二次唱的则非常完整,月光照在衣衫褴褛的Grizabella身上,她略显佝偻,拖着疲惫的步子,用歌声表达着她内心对过去的追忆和留恋,让人不禁动容,继而潸然,因为那歌声分明也是自己对过往的心声。大概歌剧比歌曲更有冲击力和表现力的地方,就是能融合视觉和听觉。
宫崎骏有一部动画大片叫做《猫的报恩》,里面的猫也处在一个神秘的帝国中,有善恶2派,正义一方智慧和勇气兼具。夏目漱石的《我是猫》,主人公就是一只猫。这些作品,把人类和猫等同为一体,这是我最喜欢的。猫中有人,人中有猫。人们用猫体现着自身,猫因为有了人的性格而倍显可爱。
剧尾,大家长时间的鼓掌,包括前面一开始在打盹的朋友。沙漠中的我们,显示出了相当的文艺热情。
我趁机拿出手机拍照,不想还是被尽职的工作人员,从老远打了探照灯照过来,唉,真没面子。再看舞台上,谢幕之后的最后一只猫,正转身钻进了洞穴,一眨眼,就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