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求刻骨铭心

(2006-09-27 21:51:10)
分类: 爱与哀愁

昨天在网上看到一个人的帖子,描写他30多年来的生活经历。其中主要描写的,是他从结婚到因妻子被叛而离婚,然后经历了一段真挚的同性恋生活之后,爱人离世受到巨大打击,接着就开始通过放纵的私生活排解痛苦,直到被一位偶遇的一夜情人(男)看穿后进行了心理辅导,而开始重新生活。主人公据说是非常帅而事业有成之士。其中他那段刻骨铭心的同性爱情确实让人能体会到如同断背山的深情,而其爱人死后的痛苦描写地也非常真切,以至我在吃着桃子的同时掉下2滴感动的泪水。


姑且不管同性异性,这种被称之为刻骨铭心的爱情,看来是存在的,但概率很小。因为它必然是2个感情同等丰富的人之间化学反应的产物。

 

按照人类的比例,感情称得上丰富的男性估计最多30%,女性比例较高,至少50%。然后30%的遇上那50%的概率就是15%。再加上年龄适当、未婚、同在一个城市等外部限制因素,以及情投意合、心灵默契等内在条件,就算慷慨的估计外在和内在合格的各能达到50%,最后能成功达标的也就3.5%。当然了,如果是同性,范围适当扩大,因为估计同性的世界比较容易互相理解和沟通,也就相对容易达到融洽。


物以稀为贵,这3.5%确实难能可贵,如果社会许可(同性恋就挂了)、双方家庭没有反对、也没有前任男女朋友或前夫前妻之类的现实阻挠或心理阴影、没有发生意外事故导致一方身故,那么双方就可以结合了。能够实现这一点的比例乐观之下可以达到1.75%,也就是一半左右。

 

1.75%结合后,随着时间发展也没有出现第三者、没有婆媳关系紧张、能够生育下一代、妻子不因为孩子疏忽丈夫、丈夫不因为受到疏忽而出轨、各自能顺利渡过更年期、身体基本保持健康,则双方有可能白头到老。这一比例再粗略的减一半,则只有0.875%可以实现。


    如此看来,先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然后步入婚姻殿堂,从此过起幸福生活的可能性,真是微乎其微。小概率事件基本不会出现。所以,这是一个不科学的人生假设,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童话。现实中首先出现刻骨铭心的爱情就少,出现的时机恰当的更少(恨不相逢未嫁时的想法很危险),出现了而能结合,结合了而能一路一起面对和解决一切新问题的,少到几乎没有。所以很多的刻骨铭心,最后只能以悲剧首场,好似那美丽的烟花,过后只是灰烬和寂静。


    尽管如此,人类特别是女性,还是有追求或至少是憧憬看上去很美的事物的权利,因此将为之前赴后继直到永远。所以,我还是会继续看这些帖子,继续感动和感叹,在头脑中敲打着爱情乌托邦的大门,在现实中则秉持着珍惜生命,远离爱情的信条,冷静前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雨小了再走
后一篇:轻信之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