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休闲生活 |
分类: 游记 |
老、越十三日(上)
印度支那三国,中国大陆游客去的最多的是越南,去的最少的是老挝。如果让我来排序,按我最喜欢的程度,是:柬埔寨、老挝、越南。去年五一,用九天时间游了柬埔寨,今年十一,用十三天时间去了老挝和越南。
本来想只去老挝。今年南航开了一个新航线,从广州出发飞老挝琅勃拉邦,来回机票不加税时2600多元。但是在今年国庆期间这条航线没有,只能走越南航空,要经河内和胡志明市,共四段飞行,即:北京—河内;河内—琅勃拉邦;万象—胡志明市;胡志明市—北京,机票在不加税时3600多元,加税要再加一千多。这样,就游两个国家吧。找的是一家名“易佳网”的专营境外自由行的网站订票,索性就让它把越南的签证也代办了。因为是两次进入越南,签证费较高,他们收了600元。这样,总共先付给“易佳”5500多元。
十三天的时间,分配是:在河内两天,在胡志明市两天,其他九天放在老挝。就这样,也只游了老挝北部。一共转了五个城市,平均每地两三天。
事先做功课显得特别重要:因为是自由行。这五个城市,除了第一个地方河内,“易佳”提供了一晚上的宾馆,其他都要自己找地方住。事先在网上找到一些前人的攻略,也参考了《玩家老挝》《越南越美》等书籍,已经大致知道一些旅馆的名字,所以,每到一处,就直接让出租车司机前往某某旅馆,大致也还都顺利。一路走下来,基本是按照事先订好的计划走的,除了少去了一个名叫“万荣”的老挝城市——这段经历且先按下不表。
十三天的花费,总共8000余元。听起来总数不小,但是,那是两个国家,五个城市,十三天的旅程呢。除了5000多元的飞机票签证费外,钱主要花在几个方面:住旅馆;在老挝和越南境内的长途车费和打的费;饭费;公园景点的门票;买些特产纪念品。花钱都是用美元先兑换成当地货币,人民币据说可以流通,但说不准是不是每个地方都可以,就只带了美元过去。实际上,带了500美元,只花了300余美元。中国人也就是在这种地方充充阔佬啦。
D1,9月25日,北京—河内
乘越航VN901下午3:45从北京出发,飞机在跑道上等待起飞命令足足等了半个多小时,4:30才真正起飞,下午7点多抵达河内。一进入越航的飞机,看到亭亭玉立的越南的空姐空哥,就已经依稀有点想起梁家辉主演的《情人》。座位后排一排“老越”,讲越语的声音,将来两天之内会一直响在耳边。越航的饭值得一夸,真的比国航的好吃,不论是牛肉炒面还是鳗鱼米饭,都香喷喷的,干白葡萄酒可尽情要,越南咖啡也浓郁可口。一飞机人有一半是中国人,不过自由行的游客,大概就我们三人。
从河内机场出来,有女工作人员问我们去哪。我说去“Holiday Hotel”,“易佳”给订的旅馆,她说10美元就够,伸手召了一辆出租过来。上车后,那司机小伙子喃嚅地说,要12美元。后来我们才知道,这出租司机还算是厚道的。
一路上,只觉得河内市容真够乱,两边的街道,房子也显得破旧。铺天盖地的摩托车洪流,包裹在汽车的前后左右,声震大地,浊气逼人。也难怪这些男女摩托车手都戴着各式口罩,甚或整个脸部都包得严严的,如同伊斯兰妇女。
“易佳”给订的“假日旅馆”看来不知名,司机小伙子左找右找才找到。号称是星级宾馆,实际条件真的很一般,房价却高达48美元,因为我们一行是三人,加了一床,所以如果我们想延住一天,就得交58美元,想想怎么也和北京400多元一天的宾馆房间没法比,实在太贵。决定明天要换家旅馆。
事先在网上查过另两家旅馆的名字和电话,但电话过去,一家说已经满了,另一家永远是传真音。干脆出门去找吧,仗着在柬埔寨找旅馆的经验,觉得这事应该不难。
天开始下雨。一阵大一阵小。越南人早已习惯这种雨,安闲地在街头的塑料布棚下吃小吃。我们则在夜色中盲目地在街头瞎撞,发现这里也根本不是旅馆的聚集地。拿着那个没打通电话的旅馆地址去问出租车司机,后来干脆就让他带我们去。这个司机带着我们在街上一圈一圈地绕,总是说快到了,但眼看着车费表上的数字已经升到了相当于8美元,我们再也无法忍耐,叫他马上停车,付了5万盾越南币(相当于5美元)下来。那司机拿着钱也没吭声。再换一个出租车,回旅馆。在郁闷中入睡。
D2,9月26日,河内
早饭后又开始找旅馆。发现住地其实离河内火车站非常近。这里现在已经没多少人坐火车了,但是火车站附近还是有好几家旅馆的。一家家挨个问过去,像点样的、有外国旅客进进出出的旅馆居然都满了。最后进了一家显得黑洞洞的好像是越南本地人住的旅馆问,有房。看了看,还算干净,洗澡和空调也都具备,一问价钱,两间房一天一共才22美元,当场订下。回来搬行李的路上想起在吃早饭时问过一个中国人,附近有合适的旅馆吗?对面那家怎样?那人说,恐怕是私人开的吧,不安全。天,到了这样地方,价廉物美的guest house哪个不是私人开的?——以后我们的旅程,房间费用再也没超过15美元。
安顿好住处,先奔胡志明纪念馆。熟悉的受教育展览,看得没兴趣。只是后来看到越战部分的照片实物,受到一种震动:这个民族曾经经受的苦难,与这里所展出的,其实远不成比例。那张母子相拥的照片,那些掩蔽部里的电话机和地图,高射机枪,竹尖桩……
走出展览馆,门口是一群越南大兵。忽然灵机一动提出与他们合影,他们兴高采烈地同意。这群兵,给人感觉快活、友好而开放。让我们精神爽了不少。
巴亭广场。相当于我们的天安门广场。当然小很多,以胡志明的陵墓作为领导人的主席台,怎么也觉得比天安门小了很多。广场里几乎没有游人,与天安门不同的是,广场里会有一些草坪穿插,不至于像天安门广场那般森严。这些地方,让你总有熟悉感,忍不住要做比较。
接下来,就该看河内老城区了。我们是坐人力三轮去的。两辆车,讲好价是6万越南盾,到了老城区的还剑湖,一路上热情洋溢殷勤服务的俩老头毫不含糊要12万盾(相当8美元),说6万盾只是一辆车的钱,让人多少有些扫兴。不过,在这里吃的那顿西餐还是满好的,服务到位,味道正宗,到底是有法国殖民地传统。晚上的牛肉米粉,汤清而鲜美,不是在中国国内能吃到的。三个人才吃了5万盾(3美元多一点)。
还剑湖实在景致一般。不明白这里怎么会拥挤着这么多的各国游客,一定都是旅行社弄来的。天又开始下雨。满街的人好像在一瞬间就都披上了雨披,全不拿雨当回事。我们则躲在一间政府机关的传达室屋檐下,避雨兼赏雨,边打听去大教堂怎么走。在这里问路,最好的方式是拿一张越、英文对照的地图,指着你要去的地方,一般都会得到答案,这里的人懂英文的比预想得少,但总懂越文吧。那越文,总是给人假象,看到这些拼音文字,总觉得该认得,总想去辨认,其实,还真不认得。
大教堂,值得一去。特别是,在热闹非凡的正门外拍完它的外景后,可从旁门可以进去,入到教堂里边。里面的肃穆超然,是在外面无论怎样也想不到的。
D3,9月27日,河内—琅勃拉邦
刚刚对越南有点感觉,就要把它先抛到脑后,奔向另一个更穷更不为人所知也更淳朴的国家:老挝。离开前对越南的印象坏到最低点。第一,去结房间账单时,那小老板竟然跟我们要两天的钱。理由是昨天是早上9点就住进来了,而今天结账时已经近中午12点。我当然不肯,说全世界的旅馆都是中午12点前离开就不能算钱。他又说你要付一天半的房钱。幸亏旁边正好有一位中国同胞,广西人,会讲越南话,听得原委把他们臭骂一顿,说“你们是开妓女房的呀,这样按钟点算时间?”骂得他们没敢多收钱。
接着,叫出租车去机场。那司机开口就要30美元!听得我们心头大怒,当时就把行李往下搬,心说不能这样要钱法儿,穷疯了还是怎的?
当时的心情,真是不想再来这个国家。不过,后来在胡志明市的经历倒还不错,所以,一定要排序的话,印度支那三国的印象是:柬埔寨、老挝、南越、北越。
越航VN865,去琅勃拉邦是小飞机,还没有坐满,总共乘客就几十个人,都是各国游客。下午15:15准点起飞,16点半就到了。下飞机一看,从城里来到乡下了。琅勃拉邦机场,是我所见过的最小的机场,只一座小楼,跑道上停着的好像就我们这一架飞机。在这里办落地签手续,工作人员和蔼可亲,先是指导,后来干脆帮我们填表格。签证费20美元,比柬埔寨、马来西亚这些国家的人要的钱要多,但又比英、美这些国家的人要得少。
办好手续去打车,被机场人员指引上了一辆客货两用车,我们和行李一块儿都坐在后面车斗里,到琅勃拉邦市区5美元。一路上,山风习习,山谷翠绿,村民与下学的学生行走在乡间,发出微笑,与河内完全是两个境界。哎呀,怎么感觉我们的旅行现在才是真的开始!
D4,9月28日,琅勃拉邦
琅勃拉邦,并不是老挝的一个邦,它是地名的音译。这里曾经是老挝的首都,所以第一要看的当然是昔日皇宫。与我曾看过的许多皇宫相比,这里的皇宫并没有那么气势恢宏,但是却有皇家特有的高贵华丽。它的金箔装饰、佛教珍宝和用彩色玻璃片嵌成的璀璨壁画,没有其他地方能比。
琅勃拉邦的寺庙可以说走上几步就可有一个。比较出名的有华通寺、迈寺等,大多是不收门票。看这里的寺庙除了看建筑,最吸引人的是里面的和尚。他们化缘、出行、念经,也洗衣服、吃饭、嬉笑打闹,他们的存在使这么多的寺庙真正成为活的有生命的建筑。他们非常愿意与游客攀谈,以提高自己的英语。我看他们的日子过得很悠闲,每天除了念念经,做点图画手工,其实也没太多事,有一个和尚对我说,他每天也要上课学文化,他最不爱学数学,“太难了”。
在琅勃拉邦吃:满街都是餐厅。大概是西餐和老式餐两种。吃西餐,不太看懂那菜单,特别是讲究一点的法式餐厅,我们大多是吃老餐。老餐的米饭是一绝,用小竹篓蒸出的糯米饭,一粒粒晶莹而有韧劲,不加菜白吃都香。真正的老式吃法,是不用筷子而用手捏出饭团,将菜包在饭团里吃。老餐的菜,与柬埔寨的有些像,加各种味道冲鼻的香料,许多蔬菜干脆就是生吃,包括我们在中国常吃的豇豆。我们戏称等回中国就变成羊了。推荐到河边的一些露天餐厅,不仅风景优美,而且服务周到,早饭在那里吃尤其舒适,烤法式面包,品老挝咖啡,外加一盘清鲜的琅勃拉邦风格的蔬菜沙拉。
在琅勃拉邦行:住在西萨旺冯大街,去看寺庙根本不用车,走路就到。在我们住的guest house后面,就有一座寺庙,早晚时分隐隐可听到和尚们做功课的晨钟暮鼓。如果想走得更惬意,可以租一辆自行车,大致是一美元一天。有些景点如光西瀑布(极美丽,值得去)远些,约有30余公里路,我们租了TUTU,与司机一番砍价,谈的是27美元,加了个织布村,第二天去南乌河石窟时,加的是造纸村和陶瓷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