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疆日记·犹疑
(2023-12-27 18:08:19)
标签:
援疆日记犹疑作为学生 |
分类: 旅行散文 |
12月27日,星期三,图木舒克,多云,-10~2度
早餐时,杨老师说:“昨天基础部负责人开了个会,是王教授要再进七个银铃教师,其中还有两对夫妻,学校不同意。他对现任书记说是前任书记早就确定下来的,要办数学院。他还说明年一月份就年满七十了,他要只争朝夕地将数学院办起来,完成他的承诺。现任书记不好说什么,只是要他打个报告充分说明情况。于是他就将七个计划改成了五个,挨个地排了序。要我们都表态,自然没人反对,我才懒得管数学学科的事呢!只要他少管我心理学的事就好!靠银铃教师办数学院,岂有此理!”
我说:“我无语。即便是有二十几个在职数学教师,而且还是最优化的专业分支结构,要成立一个数学系都不够!教师因为学生而存在,需求都没有怎么生存?这个学校若要办数学所,养得起么?小小规模的文科学校热衷于办数学院?天大的笑话!”
我想,新办学校真要是这样盲目地走下去,会整垮学校的,真不用三五年就会成为哪个大学的分校了!国家怎么能被人这么折腾?可我又想,中国最不缺的是能人,总会在最危急的关头冒了出来!
中午,我走进饭堂就看见邓博士与四个学生在吃饭,其中两个女孩是我的学生,两个男孩没见过。自然他们都是邓博士团队的。
邓博士招呼我时,我说:“我打好饭就过来。”
这是邓博士做东请团队最优秀的学生吃饭,于是,造就了学生同时与两个导师面对面交流的和谐环境。
“你们是否真优秀,要等到邓博士将谁移交给我时才算数!因为邓博士将最后的环节委托给我了。”我说。然后我转向邓博士:“团队中,只有四个优秀生太少,其他成员中应该还有没露头角的。”
邓博士笑道:“别着急呀,我正等着后起之秀冒头呢!这只是第一批。呵呵!”
然后我给他们谈了我的一些观点和思路供他们参考,并对他们的学习和研究问题的方法以及扩展知识的内容提了一些基本要求。我最担心的是他们的基础太差,尽管他们已经很努力了。
这是邓博士的团队,我只帮邓博士把持最后一关,其他的事情我就不参与了。
是邓博士信心满满的情绪感染了我,我仿佛已经相信,任何地方总会有优秀的人才可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