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侃:白手起家

(2025-11-20 17:19:04)
标签:

文化

往事趣谈(十二)白手起家

      1969年下半年,我所在的建筑学校宣布撤销,全校教职员工和学生分配到公司各基层单位,我到四工区做木工。我获准“解放”回家与妻儿团聚,自然很高兴。这之前我们是分居集体宿舍,没有一个“家”的。妻子亚平向她所在的工厂报告,我们分到一间房子,大约八九平方米,她和厂行政科的同志交涉后,把厂里两缺腿少板的单人床买了下来,请木工车间的刘玉荣连长改拼成一张大号“新”床,然后将我们两人的被窝搬到一起,合二而一。我们又去木器门市部买了一个双门二屉小型柜子记得是27再购买了炉灶锅碗之类生活必须品,就正式生活起来了。煮好饭菜,三个人蹲在门前走廊吃,跟叫花子差不多。

穷则思变。我已在工地学了两个月木工,砍、锯、刨、凿略知一二,我决定自己动手做张小圆桌。妻子非常支持我的“壮举”。先是筹集材料,刚好工地正在捣制混凝土,时拆下了一堆木料,这些料子除了大块的还可以二次使用外,其他的只能当柴烧。我向指导员(一个不脱产的老木工干部)请求,用一元钱买了两小斗车废料。星期天我带回工具,选好了材料,细心地把木料上干结的水泥刮掉,便开始施工了。最长的一块木板是 60厘米,这就是我们未来圆桌面的直径了。由于木板都很窄,拼了八块才够一个桌面宽,桌脚是用四根木料组成的活动架,这样可支可收,不占地方。太阳落山的时候,我们的小圆桌竣工了。以前我们吃饭,每餐只能炒一个菜,今天可不同,妻子高兴地做了四菜一汤,摆在圆桌上,还特地为我斟酒。这餐饭吃得很舒服,至今回味起来,好像还有余香在。下个星期天,妻子从商店买回油漆,给桌子“开了脸”,添上彩衣,我们的小屋顿时明亮起来。

我们住地离市场较远,不能每天去买菜,我就自己种菜。工厂宿舍区是多家共用一个自来水笼头,我在水池旁边开了一个约模四、五平方米的菜地,种了茄子、豆角、辣椒、黄瓜之类的青菜,以改善生活。为了开源节流,妻子又试着自己学习裁剪缝衣,有一次她居然帮我缝制了一件呢子中短大衣,虽然不尽人意,但这却是呢子服哟,

在以后的岁月里,我利用晚间和周末休息,陆续做了床铺、脸盆架、书桌、立柜,沙发,床头柜等,看来粗糙但实用,把个小家打点得有个样子了。“白手”就是这么起家的。

1979年,我调入市群众艺术馆当编辑1988年我调入漓江出版社。我计算了一下,我们一共搬过七次家,开始三次是用斗车和板车搬,第四次动用了小卡车,再后来用的是大卡车,家具装两卡车还运不完。从9 平方米的小房间,到如今150平方米的大套间,房间塞满了家具和书籍。从蹲在地上吃饭,到现在这般境况,我深深感到我们的小家与共和国在一道幸福成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