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侃《广西文场—山水间流淌的清音》选章之十三

(2022-11-02 22:08:56)
标签:

文化

教育

李侃《广西文场——山水间流淌的清音》选章之十三:

春兰寄深情

           ——获文华奖文场《春兰吟》的创作

  广西文场《春兰吟》1995年在河南平顶山市参加第二届中国曲艺节,荣获曲艺节牡丹奖(此奖以后改为政府奖),1997年获广西文艺创作铜鼓奖和文化部第七届文华新节目奖,开创了广西小型文艺节目获文华大奖的先河。该曲文本后收入《新时期曲艺作品选》。一个十来分钟的曲艺节目,连中三元,这在广西曲艺发展史上还是第一次。

   据《春兰吟》词作者回忆,上世纪80年代的一天,他在榕湖饭店采访时听见这样一个故事:1963年朱德同志下榻在此,77岁高龄的他在政务繁忙之余常去花圃看花,与花工谈花、种花,还到七星公园赏花。他每每问种花人:“你们这里有些什么品种?我和你们交换好不好?”在他离开桂林前,还特意将亲手编著的《兰花谱》线装本赠给桂林图书馆,并送去随车带来的墨兰盆。当作者听到这里,灵感如电石火花瞬间发,这是一个多么有意义的题材啊。朱德同志是国家领导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战功卓著的开国元勋,在课文中我们曾熟读《朱德的扁担》《母亲的回忆》等作品,对他崇高的思想品德格外景仰。他戎马倥偬数十载,感情世界却极为细腻。他与普通老百姓心心相印,把自己的深情厚意栽种在桂林山水之中。他爱兰花情有独钟,兰花洁身自好、亮节高风的品格,正是他朴实而光辉形象的真实写照。他的崇高,与故事发生的背景地奇山秀水交相辉映,愈益光彩照人。作者对这一题材的意义,十分兴奋,赶忙摊开稿子,迅速进入创作状态。文场是广西最具代表性的曲种,传统文场唱词典雅,曲调优美,善于抒情,用来表现朱总送兰、爱兰的内容应该是十分恰当的。文本选择了文场这种表现形式创作的过程很艰苦。尽管这个节目只有四十多句唱词,但容量大,内涵深刻,逐字逐句都须反复推敲。用词要精当,表达要准确,要让不识字的老太太都能一听就懂。作者三天足不出户,终于写出了《春兰吟》的初稿。19955月,中国曲艺家协会发出通知,将于当年10月举行第二届中国曲艺节。桂林市曲艺团摩拳擦掌积极准备参赛,特向社会征集剧本。那天,桂林市曲艺厅到了领导、专家20多人,当作者朗读完本子后,整个大厅出现了短暂的沉寂。当年的“刘三姐”黄婉秋曾为朱总司令表演过《刘三姐》片断,朱总慈祥的笑容,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崇高品格,又一次呈现在她的眼前,她动情地说:“太感动了,我的眼泪都流了出来。”黄婉秋后来是该节目的导演。

接着是对文本做进一步的修改加工。大家的意见是朱总的形象还不够丰满,应该有对一生的观照,使历史与现实,兰花品质与朱总人格相互呼应,整个作品才完满。于是作者费尽心思,又增加了句:“ 似看到井冈山道路通天下,你肩挑粮担挥汗如雨越山峰,似听到号角声声震寰宇, 你统帅三军浴血奋战气如虹。革命迎来山河美,细育兰花情独钟。”这才使文气贯通,兰花与朱总形象浑然一体。

本子确定以后,如何用用美妙清新如漓江水般的旋律,生动地体现本子所描绘的情景,著名曲艺音乐家何红玉、阳继福编曲时既保留了传统文场音乐的特色,又融进了新的音乐元素,使曲谱明丽、婉约、抒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春兰吟》是一个独唱节目,演唱者是著名曲艺演唱家李伟群。当年李伟群四十一岁,在广西曲艺界已经小有名气,但她并不满足已有的成绩,决心挑战自我,把艺术的横竿再一次升高,升到与国内曲艺一流的上,她暗下决心:认真研读剧本,体会节目内容深刻的含义,提出中肯的修改意见;她琢磨曲谱,建议在全曲结尾部分完全采用传统的越调,使演唱的效果更出彩。过去老艺人演唱过于强调“味道”,喜欢把声音挤着唱,这种唱法不一定适合现代观众的审美心理,也难于表现现代题材。李伟群尝试发挥传统声腔优势,但又不拘泥传统,既注意字正腔圆的唱腔亮度,又重视纯美质朴声情并茂的风格,有机地融进当代人演唱民歌及演唱兄弟曲种时的科学发声方法。她把《春兰吟》划分成三个演唱情绪段落,即对朱德同志“回忆”、“歌颂”、“缅怀”三个层面,一句一句地分析,做出具体的演唱方案。她的这些处理,包括题材内容的规定性与曲中人物感情的特定性,及唱腔设计的时代感相融合,鲜明地区别于盲人文场演唱者惯用的缓歌慢板的情调。然她也有慢板,但慢板不显拖沓;她也有快节奏,但激越不失韵味。这是全新的文场唱法。记得在平顶山市首场演出,是夜,一千多人的剧场坐得满满当当,开演数分钟,那明丽、柔婉的唱腔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新华社专稿《一场<</font>春兰吟>,倾倒众看客》写道:“感人至深的剧本和情真意切的表演,为曲艺节增添了光彩。”据悉,新华社为本届曲艺节单个节目发专电仅此一篇,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向海外播发了这篇文章,中央电视台播发了节目录像。

   《春兰吟》从本到音乐、表演,到报奖,没有请一个外援,是凭着广西曲艺同仁自己的力量取得成功的。当然创编者也明白,一个精品节目的打造不是三几个人就可以达到的,它集中了大家的智慧。著名表演艺术家、导演黄婉秋大热天跪在地上做示范,汗水浸湿了衣襟,给大家印象极深。伴舞的演员甘当配角,手持兰花又唱又跳,动作不多却很认真,一遍又一遍从不嫌烦。舞美、伴奏、音响、灯光、化装无一不是一丝不苟,忠于职守。这些是大家永远不会忘记的。   

附:广西文场《春兰吟》

     春天美。百花争艳绿映红,鸟儿啁啾唱春风,

喜得兰花点头笑,馨香馥郁随风送。兰圃中,有位老人眼含泪,手捧兰花心潮涌,寒来暑往数十载,岁岁育花念朱总,

 (白)朱老总啊, 那一年你风尘仆仆到桂林,百忙中还来看望我花农,问寒问暖送兰花,并肩挥锄把土松, 夸我给祖国增色彩,赞我给生活添美容,我心中好似蜜样甜呀,

 笑脸迎春风。

     迎春风,亭亭幽兰挥臂膀,心花怒放乐融融。欢呼朱总来检阅,歌颂那情操高洁的老英雄。 似看到井冈山道路通天下, 你肩挑粮担挥汗如雨越山峰, 似听到号角声声震寰宇,

  你统帅三军浴血奋战气如虹, 革命迎来山河美细育兰花情独钟。朱总爱兰花,兰花似朱总。朱总,兰花,兰花,朱总。人人爱,人人敬,香远益清,亮节高风。

     匆匆岁月水流东,种花人手捧香兰望长空。经历寒冬花更艳,桂林山水沐春风,兰在心在香永在,朱总形象万人颂。

 我今深情唱春兰,歌随花香入九重恭请朱总回桂林,同赏香兰,醉入花丛。(李侃 作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