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友诗文】用画笔涂抹夕阳的人——著名散文家刘成章画作欣赏(作者:杜书文)

标签:
刘成章杜书文寒雷师友诗文 |
分类: 特约《文友交流--名家专栏》 |
用画笔涂抹夕阳的人
大凡文学圈,特别是陕西文学圈里,不知道刘成章这个名字的人大概不多。他是中国当代著名散文家,他的散文一向以雄浑大气,形象生动,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而著称。尤其是写陕北的散文,至今无人可以超越。有人称他为“描绘陕北的第一小提琴手”;有人称他的作品是“无韵之信天游”。他的散文集《羊想云彩》、《家山迷茫》先后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和第四届柳青文学奖。《安塞腰鼓》等七篇作品入选国家出版的十余种大、中、小学语文教材。与人合作的歌曲《崖畔上的酸枣红艳艳》、《圪梁梁》已成为我国民族声乐的经典。
然而有谁知道,这样一位散文大家。在散文创作的同时,却还是一位写意千秋,纵横笔墨的大画家。令人不解的是,他的绘画居然是从古稀之年开始的,而且一开始就以磅礴的气势、深邃的内涵、瑰丽的色彩、奇特的构思,新颖的构图,征服了读者和画坛翘楚。称他的绘画成就可以与其散文作品并驾齐驱。去年,我应邀在西安亮宝楼参观了他的“三页瓦”(与画家耿建、许飞)画展。堪称一次别开生面的艺术盛宴。这个画展,共展出作者自选精品40余幅,绝大部分描写的是陕北风情的佳作。例如:《山河九月九》、《诗情》、《石崖》、《夏来山先知》、《窜动》、《腾跃过老虎的土地》、《隔沟的那朵山丹丹好红好红》、《哗啦啦河水东流去》、《千岁爷》、《天地苍茫一根骨》、《急急令》……等,这些画,构思脱俗,着色大胆,夺目逸神,斑斓多姿,意象结合堪称完美。强烈地向人们展示了一种大爱在怀,大愿萦心,大气浩然的中华汉子的崇高形象。专家们说:成章的画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意象。他虽没有受过严格的绘画训练,却出手不凡,画面以色彩的堆砌构筑自己的艺术世界;斑斓的色彩喧哗着、骚动着,灿烂着,美得让你透不过气来。在他的笔下,色彩如同混沌沧桑中的火凤凰,在生命的历程中,撕裂着自己、爆发着自己,涅槃着自己。他披着奇丽的美术幻想,奏着幽怨的民歌小调,将潜伏在黄土高原血管里的性灵放纵出来,如信天游一般随风摇曳,有一种花盛自心的美丽。我也禁不住赋诗《陕北大写意》一首。
在这次会上他说:“我从小就喜欢国画艺术,却走了散文这条路子。到了古稀之年,却突然有了一个奇想:‘我下辈子要学绘画’。孩子和妻子都说我是痴人说梦。‘下辈子在哪儿?人会有下辈子吗?’但我觉得‘为什么就不能把下辈子想干的事拽到今生今世来呢?’既然决心下了,我便买笔买墨,购宣纸,置画台。认认真真地干起来了。由于激情的冲击,我跨越了初学者层层素描之阶和基本技法之阶,情绪几乎达到了亢奋的状态。几天之内,竟然涂抹出了一连串人模狗样的东西来。不要说妻子孩子刮目,竟连自己也惊讶起来了。悟到这肯定与自己多年来的文学积淀有关。于是在中锋、侧峰、逆锋,浓淡、干湿、勾点、皴擦上,横扫狂泼,似乎每一笔都颤动着酣畅嘹亮、万年不朽的信天游那样的旋律。这一切的运笔过程,都感到如风如雨,如火如石,石石相嵌,石火相连。墨与水交融,纸与情交融。不经意间就幻化成一座座雄伟奇妙的大山,和连绵起伏,沟壑纵横的陕北高原。又经过仔细的工笔勾勒,那一群群山羊、绵羊、朴实憨厚的陕北后生、脚步欢快的小毛驴、遍布在沟沟峁峁里的山丹丹、马茹子、马莲、野艾、木瓜、酸枣、老南瓜、以及圪梁梁上的三哥哥、二妹妹。让这红色的陕北高原变得更加鲜活与生动。真让我激动不已、狂喜不已、振奋不已。那真是:‘水墨故土欲成诗,沟沟峁峁都是字,情在哪儿意在哪,每颗酸枣每块石,败笔犹如穿心刺’我想这便是作家、画家灵感神奇的出现。抓住了这电光石火般的灵感,就成就了一篇篇、一幅幅自以为得意的艺术品了。也便觉得自己终于进入下辈子了”。这便是这位散文艺术家和老画家对自己“再生再世”为文作画最好的诠释。
(2017.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