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史话(7)荆山,每见荆山忆故乡

标签:
历史芜湖柳拂桥 |
分类: 专题 |
http://s4/mw690/001mWnJazy7eEcrPFPtb3&690
【荆山】
荆山在芜湖市东南8千米的地方,有大、小荆山,隔荆山河(欧阳湖)南北对峙。两山曾各有奇石一块,大荆山之称“鹤迹”,相传为古仙所遗;小荆山称“龟文”,石下有洞穴,相传是神龟栖息之处。明卢宗哲《荆山文笔峰记》说:“擅荆山之胜者,曰石壁,峭削竦特,如半壁倚空……”。原大荆山石壁上刻有两个大字“寒壁”,是明御史骆駸所书。老芜湖八景中“荆山寒壁”即指此。元欧阳玄任芜湖县尹时,曾有题咏:
青翠松杉一带长,雪峰倒影浸湖光。
一蓑晴絮收菰米,满径天花采玉肪。
泾水东流冰滓白,淮山西借夕春黄。
三年楚客江东寓,每见荆山忆故乡。
荆山脚下曾有荆山湖,又称芜湖水。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载:“芜湖水,在县西南八十里。源出丹阳湖,西北流入于大江。汉末湖侧,亦尝置芜湖县。吴将陆逊、晋谢尚、王敦皆尝镇此。”明嘉靖《太平府志》载:“芜湖水,在府城西南,源出丹阳湖,西北流入大江。汉末尝于湖侧置县。”
明万历年间,举人朱万爵以亲老不仕,归隐田园,在荆山山水之间筑别墅,木楼草阁,绕以粉垣,花木成荫,清幽静雅,名为朱园。朱万爵偕弟万寿、万选皆闭门读书,事亲,布衣蔬食,20余年,足不至户,唯与画家萧尺木等名士有往来。朱氏仙游之后,萧尺木往游凭吊,《过荆山朱西雍旧亭有感》云:
花园不耐老相亲,别后空过三十春。
乱石闭门无处入,秋声盈树不堪闻。
平无一望连天水,峭壁千寻宿暮云。
万分凄凉难忍去,空山泪断旧时人。
人亡园圮,旧址犹存,空有余情,后为荆山胜迹之一,至今令人悠然神往。
荆山寺、荆山湖、寒壁佛刻、朱园等,在历史上聚合而为“荆山寒壁”。近年,芜湖县在县城湾沚之东湖有重建之纪念物,只是时过境迁,难以寻觅往日情致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