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厦门,如此"巧遇"台湾人

(2007-03-02 00:03:13)
分类: 神州各地
厦门,如此"巧遇"台湾人
 
厦门,如此"巧遇"台湾人
 
 
            去年春天到厦门纯粹因为一时的心血来潮.
            本来好好地在深圳出着差,忽然就有一种强烈的想去厦门看看的意念,于是就乘上了从罗湖开往厦门的夜班长途汽车...
            经过了一夜的颠簸第二天一大早终于到了厦门,汽车刚巧就停在了位于市中心的国旅大厦门前,我先询问了一下酒店的价格然后又习惯性地看了看房间,觉得都还可以接受,就连忙办理好入住手续进到房间补睡了一个回笼觉.
            到了中午,天上下起了如丝的细雨,我就在这浓浓的雨雾中走出了酒店,走进了厦门繁华而宁静的街巷...
            正在街上走着,忽然被一个四十来岁形象猥亵的人拦住,和我嘀咕了一句听不懂的鸟语.正当我摇头的时候,这个瘦骨嶙峋的家伙眼中放出了一丝不容易觉察的亮光,并急忙用英语问我:先生是哪里人?我同样用英语反问:怎么了,有什么事情?
            瘦骨嶙峋一听我的回答,也没再问我是哪里的,连忙用流利的英文接着自我介绍说自己是台湾人.我马上改用普通话打断他说:那就请讲国语好吧.
            瘦骨嶙峋一听我会国语,连忙问我是哪里人.我回答:北京的...可是我的话还没说完,瘦骨嶙峋一扭身就消失在了厦门悄无声息的人流之中.
            第三天,我在把厦门半岛转了个遍之后才登上了其实最最想去的鼓浪屿.在日光岩上眺望四周,感觉厦门就好象是两个城市.海的这一面是浪漫的欧洲古典小城,优雅而迷人;海的另一面是个说不出什么特点的,没有太大魅力的风格混乱的都市,尽管看起来也颇为现代化.道是厦门大学,令我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
            从日光岩上下来又在岛上走了很久,在穿过一个长达几百米的又潮又暗的山洞之后,就又回到了鼓浪屿嘈杂的码头.正在我等候摆渡的时候,一个黑了吧唧的中年男子走过来用闵南话问我是不是台湾人,经过两天的时间,我已经听得懂简单的厦门话了.我真想知道此人和上次那个瘦骨嶙峋都来问我是哪里人到底是想干什么.出于好奇,我就骗他说(用普通话)我是台湾人,可不会讲台语.
            真的?一听我是台湾人,黑了吧唧立刻笑咪咪地凑上前来问我台湾哪里?我以自己有限的地理知识胡编了一通,告诉他我是台北人,以前住在民生路,后搬到了永和,现在在北京做生意...
            黑了吧唧先是对我这个不懂台语的"台湾人"将信将疑,又接着和我盘道:先生住永和哪里?这一问我还真答不上来,不过我折回来反戈一击:先生有什么问题吗?
            啊,没有什么.只是...不便说.
            其实我已经猜到了他接下来的事情:无非就是借钱或是骗你买东西之类.没想到还真的不是这样...
            大哥,我也是台湾人,也是永和人啊.说着,黑了吧唧从口袋里掏出一本台湾护照来让我看.我本没什么兴趣,只是想验一下货,就接过来仔细看了起来,确实眼前这个黑了吧唧的中年男子是从台湾来的.
            为了引出他的话题,我一半假装一半关切地问:在大陆混得好吧?
            实在没想到我这一问竟问出了别人满脸的泪水和一段被可恶的大陆人"欺骗"的不堪回首的经历.我当然知道他所说的被大陆人欺骗的经历多半是假的,再联想起那个瘦骨嶙峋,我断定在厦门一定有一批以欺骗台湾老乡混饭吃的台湾人,他们要么是生意做赔,要么就是没什么能耐在大陆难以立足而又不愿回去的台湾版"玩主"吧.我正在寻思着,黑了吧唧果然向我开了口:张军长,伸出手来拉兄弟一把吧...(电影台词)-原话我忘了,反正就是借钱的意思.所谓借,其实哪里还有还的可能呢?找了一个很好的理由摆脱了我可怜的台湾同胞,我逃也似的跑上了离开鼓浪屿的摆渡.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后来我在北京的王府井大街也"巧遇"了好几次用台语问我是不是台湾人的台湾盲流.在对他们给以充分同情的同时,也真想劝劝他们,希望他们能够放下身段,老老实实地找一份足以养活自己的工作,别再来那套不好使的江湖骗术了吧.
            打开昨天的<环球时报>,意外地发现头版写的也是台湾,题目是"台湾慨叹被世界遗忘",现摘录几句:
            不说不知道,一总结吓一跳.曾几何时,台湾的人均GDP还是亚洲"四小龙"之首,创造了经济奇迹."台湾经验"也曾经在世界上风光一时...然而世事变迁,经过十几年的政治混乱和自我边缘化,台湾现在已经沦落到了亚洲"四小龙"的末尾,在世界上的经济与政治地位也每况愈下,这一切皆因为台湾自己死抱着的新闭关锁国政策使然...
            据说,广东省的经济总量两年以后也要超过台湾了,广州苏州等城市的人均GDP也马上赶上台湾现在的水平.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话说的不是没有道理.想当初台湾刚刚开放到大陆旅行的时候我们还象穷亲戚看到富亲戚那样看台湾人,并多多少少地有种羡慕兼自卑的心理,一转眼二十年都过去了,我们还在马不停蹄地追赶着,而且眼看着这种差距正越来越小哩.
       下次如果你恰好也"巧遇"向你诉说"不幸遭遇"的台湾盲流的话,请千万不要带着幸灾乐祸的爆发户心理,你只需要抱歉地说一声:对不起,就祝您好运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