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方言本字考(153):邋遢与藞䕢

(2011-12-31 20:55:01)
标签:

杂谈

分类: 方言本字(千言万语)

方言本字考(153):邋遢与藞䕢

 方言本字考(153):邋遢与藞䕢

 

    形容一个东西脏,方言称为邋遢。但是,“邋遢”肯定不是本字,因为这两个字一看都跟行走有关。邋遢,本义指行路貌,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眼见得路迢遥,芒鞋邋遢,抵多少古道西风瘦马”;明屠隆《昙花记·从师学道》“我两人邋遢云游,止求衣食,岂能度人?”端木蕻良《乡愁》五“忽然是房东邋遢鞋声,在窗户底下走过”。所以,“邋遢”本义不可能指东西脏,只能是假借。

    这两个字的正确写法是:藞䕢。(草字头+磊;草字头+磋)

    藞,lǎ。不中貌,粗率,不检点。《玉篇》藞䕢,不中貌。从字的结构上看,“磊”表意兼表声,形容石头堆中的野草,故而粗率、不检点。

    䕢,zhǎ。“䕢”没有别的字义,只与“藞”连用,构成词组“藞䕢”。问题是,“䕢”上古音并不读zhǎ,而是读tā。证据是:(1)古无舌上音,zh、ch、sh这类声母,上古读d、t。所以,zhǎ上古读da或ta。(2)“䕢”下面的“磋”明显是表声的。磋,《集韵》竹下切,而“竹”的上古音是du,竹下切读若da或ta。实际上,“磋”中的“差”也是表声的,而“差”上古音是da或ta。比如:我搓(ta)几条绳子。这些都说明,“䕢”的上古音是ta。

    所以,“邋遢”的本字是“藞䕢”。

 

方言本字考(153):邋遢与藞䕢

 

    脏东西,方言又称为垃圾。“垃圾”这个词非常的怪异,查《汉典》,“垃”明显是一个相当迟的后造字,指尘土和扔掉的脏东西,而“圾”则标明“见垃圾”,可见《汉典》根本不知道“圾”是什么意思。查相关书籍,得到如下信息:(1)垃圾最早称“垃飒”,《晋书·五行志中》:“孝武帝太元末,京口谣曰:‘黄雌鸡,莫作雄父啼,一旦去毛衣,衣被垃飒栖。’寻王恭起兵诛王国宝,旋为刘牢之所败,故言‘垃疯栖’也”。(2)“垃圾”一词的出现应在五代及宋初之间,宋•吴自牧《梦梁录》卷十二《河舟》载:“更有载垃圾粪土之船,成群搬运而云”。(3)《辞海》(1936年版):垃读如辣,圾读如西。按,垃圾本作拉伋,与擸同。(4)《词源》解释:用畚箕敛拾东西叫扱,因属脏土之类,字又改从土旁,写成“垃圾”。(5)《汉语词典》(1962年重印本)“垃圾”注音ㄌㄜㄙㄜ(按即lèsè),“勒瑟”。也就是说“垃圾”本来并不读作“拉及”,而是读作“勒瑟”,是个外来语。以上这些解释说明,“垃圾”这两个字只是注音字,后人已经不知道它的本字是什么。

 

方言本字考(153):邋遢与藞䕢

 

    “垃圾”的本字是“藞苴”。《類篇》“藞苴,泥不熟貌”。这个解释是不太正确的。“藞”指石头堆中的野草,“苴”指浮草、枯草,特指鞋底的草垫,“藞苴”引申指粗率、脏乱。“苴”有jū、chá两个读音。古无舌上音,chá上古音是da或ta。从这个意义上说,“藞苴”与“藞䕢”读音与词义都差不多,是可以相互替代的。后来,da音变为du,du音变为Jū,比如,“车”(jū)的上古音就是du。而Jū又进一步音变为ji。在上古音中,苴、赃、及都在精部,读音是相同或相近的。所以,“垃圾”的本字是“藞苴”,相当于“藞䕢”。

    实际上,“脏”一看也是个假借字,它从月,一定与人体有关。脏,zàng,《集韵》腑也。《正字通》五脏也。《字彙》“脏者,藏也。精藏于肾,神藏于心,魂獲于肺,志藏于脾”。只是,“脏”的上古音与“苴”相同,便成为假借字,“苴”反而慢慢成了偏僻字。

    方言有时又将不清洁、不整齐称为“藞hu”,比如经常把脏小孩称为“藞hu子”。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正确的写法还是“藞苴”。苴,上古音近du,而du在有些方言区音变为Jū,在另一些方言区音变为yu或hu,属于叠韵通假。

 方言本字考(153):邋遢与藞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