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喻三归匣:曾运乾提出的汉语声母演变规律。1928年,曾运乾在《喻母古读考》中,提出“喻三归匣”“喻四归定”说。意思是说,中古的声母喻三,在上古是“匣”母;中古的声母喻四,在上古是“定”母。
简而言之,现在的部分y声(喻母),有一些在上古是h声(喻三归匣),有一些是d、t声(喻四归定)。此两说,“喻三归匣”已经获得学界公认,但“喻四归定”说有争议。
本文先来讲“喻三归匣”,即现在的y声,有一些在上古是h声。需要说明的是,其中有很多字,上古音已经由别的后造字所替代,现在就写为这些后造字。如果换成本字,大家反而不习惯。

扬。yáng,方言古音háng,读若喊。例句:把米里面的沙子全部扬(háng)掉。所谓“扬”(háng)的动作,乃是把米放到竹制盪(lǎn)盆中,然后反复簸动,向上播散。
援。yuán,方言古音huàn,读若换。例句:他挑累了,你去援(huàn)他一下。现在已经将这个字写为“换”。
域。yù,方言古音huò,读若或。例句:只有这么大或(huò)子。指地方太小了,只有这么大场子。有时也用来指本事:你有多大或子,就干多大的事。安庆方言不明这个字的写法,说成:有多大壳子,就做多大的粑。语义不通也。
与。yǔ,方言古音hū,读若乎。例句:“与”“亦”“和”的字义完全不同,他们都作为连词,只是读音都与hé相近。
盐。yán,方言古音hán,读若含。例句:因为盐古音念hán,所以方言把盐的味道叫生咸(hán)的。
晏。áng,方言古音háng,读憨。今天搞晏(háng)之,到现在饭还没有到嘴。晏通徉。
暘。yáng,方言古音háng,读若喊。例句:把萝卜角子拿出去háng háng。此字在方言中也念ha,读若哈。
违。wéi,方言古音huí,读若回。例句:现在含有违逆之义的“回”,原来都有可能是“违”(huí)。“讳”读huì,从“韦”的字古音都与huì相近。再者,“违”是于非切,“回”是户恢切,于、户古音都是匣母鱼韵,证明“违”古音读huí无疑。
远。yuǎn,方言古音han,读若旱。例句:他一大早就起旱赶路。这里的“起旱”是巢湖一带方言,意思是赶远路。最初这个字可能读若“唤”,远,则需要唤也。
王。wáng,方言古音huáng,读若皇。例句:王、皇的本义都是大。
愚。yú,方言古音hān,读若憨。例句:现在“憨”已经替代了“愚”(hān)的古音,因为两个字的古音是一样的。但是替代之后,因为“愚”字还在使用,方言中两个字的含义有所差别,“憨”贬意的程度要低一点。不过,最初这个字可能读若“胡”,现在方言中很多带“胡”的字都跟“愚”有联系,比如:胡达达的、糊里糊涂的、胡吊扯。过去认为,“胡”跟胡人有关,这是不错的,但“胡人”的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圆。yuán,方言古音huán,读若环。
曰。yuē,方言古音huà,读若话、回。
云。yún,方言古音hún,读若魂。
有。yǒu,方言古音huì,读若贿。
营。yíng,方言古音huán,读若环。
又。yòu,方言古音hái,读若还(孩)。
吟。yín,方言古音háng,读若喊。
晕。yùn,方言古音hūn,读若昏。
艺。yì,方言古音huì,读若会。
越。yuè,方言古音huá,读若滑。
夜。yè,方言古音hēi,读若黑。
围。wéi,方言古音huái,读若淮。淮河,因为围绕扬州北入海而得名也。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