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里,儿时很容易找到这么一片空气纯净阳光明媚的小树林。(800*600像素)
睡了一个大大的懒觉,9点钟才醒来,感冒的困扰已经无影踪了,冲了一个热水澡,有点发虚,但是舒坦。突然一种自由,明知道还有一大堆事儿等候自己去做。
懒散了,有时某些紧张和负累都是自己加给自己的,很多事情,慢慢来吧,功到自然成,还是做做些功吧,自己活自己的。打开电脑,看一下股市,知道上午十点左右的趋势,看符合不符合自己的判断,没有偏离,自己昨天下午收盘的时候已经买了一点,于是又补仓,等着那小幅的回升。除了大的经济形势,让那些嚣尘见鬼去吧,然后会静静等待,如果还跌,就再买点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股票,有时候对于金融投资,应该有点自己的淡定吧,人云亦云总会损失一些。自己每次还能赚点和哥们聚餐的钱,看看那些深深被套族,自己应该知足了吧。所以,自己无意再说那些空洞的金融理论,有时还要看炒股人的心态啊。
哥们遇到喜事,自己送了一个红包,希望这个红包是股市送给他的,自己心里也深深地祝愿他能够成功。刚认识他不久有次出门,他给我一个短信,说来回的车票都买好了,自己带着银行卡,身上带200元现金已经足够了,我笑了,觉得这个不浮躁的小伙子可交,关键是习惯和我相同,手头宽裕的时候,最大的消费就是和哥们吃饭狂侃,几乎不去那种28元一瓶啤酒的OK场所,我们都不是属于那种银子赚得容易的阶层,即便赚得容易了,钱也不应该改那么容易花出去,或许最本质的,是因为自己所认为的乐趣不在那一方面。
朋友之间相处,最好的状态就是温润吧,没有什么必须,也没有什么过多的苛求。有时候,看看自己能多多少少为朋友做些什么,自己在困难之中的时候,总会被拉一把的。这或许就是最大的目的性吧。所以有时候我会可以避免去看那些剧情复杂的影视文学作品,觉得那样累不累啊,心理阴暗不阴暗啊。
这只是自己漫无目的的生活状态,只是属于自己的。看有的人不顺眼,只要不伤害别人,人家也有权过自己的生活方式。可有的人就偏偏好为人师,觉得自己就是宇宙的主宰,非要把自己的观点强加于人,岂不知这本身就是对人家的一种伤害。我么有权选择朋友,但是无权要求别人必须怎么样。大不了离得远点,呵呵,世界很广阔,多有点包容心,更容易发现美。
昨天和女儿到诊所买点健胃消食片,看到一个高中的孩子拿着份英文报纸,布满密密麻麻的试题,在边打点滴边辛苦的做。可能有几道题不会,我热心的告诉他答案,他满腹狐疑的看着我,我用英文告诉他,语言就是一种习惯,不一定非要按照书本上的死记硬背。发音一出口,孩子高兴了,自己兴冲冲的填上了答案。孩子的姥爷以为我是英文老师,我有点儿可笑,不好为人师的,却又被人误认为老师,岂不知咱是一初中毕业的农民工,红了脸,匆匆逃走。还是自由比刻板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