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思考与感受 ——一次受挫经历的体验之理论篇

(2007-06-07 10:29:43)
分类: 心理学研究
 

    我答辩失败,基本是那两位老师的意思。而他们为什么不让我通过,原因有很多。离经叛道的论文内容,不符合主流研究方法的呈现方式,是原因之一。朋友说还有一个原因是可能你的什么东西触碰到了那两个老师的问题。是的,我在后记的致谢中就心理咨询的学习感谢了一位地位比他们低但学识比他们高的老师,而没有感谢这两位也号称心理咨询方向的贵导师。此外,我论文中公然的谈论性问题,这让那位女教授很不舒服。

  原因可以分析的头头是道,但这并不能就打消我的不快情绪。对于我们的心灵来说,理智的分析是一回事,而是否真的接受了则是另一回事。你会发现,原来理智并不能决定我们的情绪。思考没什么用。

  很多学习心理学的人,喜欢对照学得的理论来分析自己的问题,还会把自己的心理问题的原因找出来。学了弗洛伊德就把自己的问题往自我本我上扯往早期经验里扯。当找到某个合乎前人理论的原因后,便很高兴的以为自己得到了,以为自己很专业。过去我就是这样子的。我的体会是你找出再多的原因,下次这个问题还是会出来干扰你,你仍然拿你的情绪没办法。甚至于,你对那些原因的思考会成为真正解决你问题的障碍,因为你的思考本身就是在逃避,你不愿正视你的问题,不愿面对它。

  正确的方式是感受它,体验它。荣格就分别提出了feelingthinking,他说对待情结,如果你试图抓住它、分辨它或者去除它,这都会使你陷入病态。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排斥它,感受它。(荣格的东西真是学到的越多就越着迷)

  所以好的咨询师不是在咨询室里把你大卸八块,对你进行分析,而是陪同你一起去打开你的心灵,一起来感受涌现出的东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