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禅宗出家在家六祖 |
分类: 参佛 |
上次想到在家与出家的问题,今天在六祖坛经上看到六祖谈在家修行,贴在这里与大家分享。
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
师言:“吾与大众说《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作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
颂曰: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取火,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里非贤。
菩提只向心觅,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天堂只在目前。
这首无相颂很好理解,下面摘录台湾学者东方桥先生的解释在此:
我们心中如果能够视一切众生一体平等、无二无别,那又何必持戒呢?如果我们的心行如果能够纯一直心,直心就是道场,又何必再去修禅定的道场呢?在就报恩来说,我们要是能够孝顺扶养父母,就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再就义来说,就是对朋友讲意气,做事合乎义理,有信义,对上要忠义,对下讲情义。为人能够谦虚礼让,则尊亲与卑属之间自然能够和睦相处。具备忍耐的功夫,则一切的恶言、恶语、恶意,及无端的诽谤与无理取闹,终究会化为乌有。
我们若能像钻木取火一样的不断勤修顿教法门,就能犹如淤泥的妄心里生出红莲似的本心来。别人的劝导我们应该把它当作良药,不能入耳的话一定是忠言。若能够改过向善,一定能生出般若智慧;若掩饰自己的过错,有这种心态,那就不好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恒常的利益有情的众生。而要想成就佛道,则并不是只靠布施就可以的。菩提自性,只能向自心中寻求,怎可向外求呢?假如能够听从我上面所说的去修行,那么天堂,也就是自性的西方,就在我们眼前了。
在家的修行我想可以总结为:行善,勤修,闻过并改正,内求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