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沙扬娜拉》十八首注解(徐志摩)

(2009-02-10 09:45:09)
标签:

徐志摩

沙扬娜拉

日本女郎

泰戈尔

猛虎集

志摩的诗

林徽因

扶桑

保津川

分类: 其他

徐志摩的《沙扬娜拉》(十八首)


    1924年4月12日,印度大诗人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来到上海,徐志摩(1897年1月15日~1931年11月19日)一路陪同,并担当翻译。5月29日,徐志摩随同泰戈尔离开中国前往日本,一直呆到7月2日。在回国前,徐志摩写下《留别日本》和《沙扬娜拉》等诗歌,作为游历日本的记念。

《沙扬娜拉》十八首注解(徐志摩)

泰戈尔与徐志摩、林徽因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6-07/30/content_4894465_1.htm

    现在我们通常读到的《沙扬娜拉》一诗只是“原作”的一节,原诗共有十八节,最初收录在1925年8月由新月书店出版的《志摩的诗》中,1928年该书再版时,诗人把全诗的前十七节删掉,只留下最后一节,题为“赠日本女郎”。

《沙扬娜拉》十八首注解(徐志摩)

《志摩的诗》第一版封面

http://xuzhimo.net.cn/html/200739225821.asp

    尽管作者本人对此诗作了删节,尽管或许这最后一节诗能够代表诗人对日本的印象,但我以为要了解徐志摩游历日本之后的心境,最好还是阅读全诗。

 

沙扬娜拉[注]

                                                   [注]日语“再见”(さようなら)的音译。

 


我记得扶桑海上的朝阳,[注]
黄金似的散布在扶桑的海上;
我记得扶桑海上的群岛,
翡翠似的浮沤在扶桑的海上——
沙扬娜拉!

  [注]扶桑在我国古代指位于东方的古国,后用以指代日本。《梁书·诸夷传·扶桑国》:“扶桑在大汉国东二万馀里,地在中国之东,其土多扶桑木,故以为名。”

 


趁航在轻涛间,悠悠的,
我见有一星星古式的渔舟。
像一群无忧的海鸟,
在黄昏的波光里息羽优游,
沙扬娜拉!

 


这是一座墓园;谁家的墓园
占尽这山中的清风,松馨与流云?
我最不忘那美丽的墓碑与碑铭,
墓中人生前亦有山风与松馨似的清明——
沙扬娜拉!(神户山中墓园)

 


听几折风前的流莺,
看阔翅的鹰鹞穿度浮云,
我倚着一本古松瞑(目+幸),[注]
同墓中人何似墓上人的清闲?——
沙扬娜拉!(神户山中幕园)

                                      [注]在日语中,用“本”来作树木的量词。故有“一本古松”之说。

 


健康,欢乐,疯魔,我羡慕
你们同声的欢呼“阿罗呀喈”![注]
我欣幸我参与这满城的花雨,
连翩的蛱蝶飞舞,“阿罗呀喈”!
沙扬娜拉(大阪典祝)

                               [注]据说是日语“谢谢”的音译。但与日语的原音“ありがとう”或者关西方言的“おおきに”有较大区别。

 


增添我梦里的乐音——便如今——
一声声的木屐,清脆,新鲜,殷勤,
又况是满街艳丽的灯影,
灯影里欢声腾跃,“阿罗呀喈”!
沙扬娜拉!(大阪典祝)

 


仿佛三峡间的风流,
保津川有青嶂连绵的锦绣;[注]
仿佛三峡间的险巇,
飞沫里趁急矢似的扁舟——
沙扬娜拉!(保津川急湍)

                                 [注]日本京都淀川水系的一部分,从龟川市的保津桥或保津峡到岚山一带称作保津川(ほづがわ),是京都著名漂流胜地。

 


度一关湍险,驶一段清涟,
清涟里有青山的倩影,
撑定了长篙,小驻在波心,
波心里看闲适的鱼群——
沙扬娜拉!(同前)

 


静!且停那桨声胶爱,
听青林里嘹亮的欢欣,
是画眉,是知更?象是滴滴的香液,
滴入我的苦渴的心灵——
沙扬娜拉!(同前)
 


“乌塔”:莫讪笑游客的疯狂,[注1]
舟人,你们享尽山水的清幽,
喝一杯“沙鸡”,朋友,共醉风光,[注2]
“乌塔,乌塔”!山灵不嫌粗鲁的歌喉——
沙扬娜拉!(同前)
                                             [注1]日语“歌”(うた)的音译。

                                             [注2]日语“酒”(さけ)的音译。

 

十一
我不辨——辨亦无须——这异样的歌词,
象不逞的波澜在岩窟间吽嘶,
象衰老的武士诉说壮年时的身世,
“乌塔乌塔”!我满怀滟滟的遐思——
沙扬娜拉(同前)

 

十二
那是杜鹃!她绣一条锦带,
迤逦着那青山的青麓;
啊,那碧波里亦有她的芳躅,
碧波里掩映着她桃蕊似的娇怯——
沙扬娜拉!(同前)

 

十三
但供给我沉酣的陶醉,
不仅是杜鹃花的幽芳;
倍胜于娇柔的杜鹃,
最难忘更娇柔的女郎!
沙扬娜拉!

 

十四
我爱慕她们体态的轻盈,
妩媚是天生,妩媚是天生!
我爱慕她们颜色的调匀,
蝴蝶似的光艳,蛱蝶似的轻盈——
沙扬娜拉!

 

十五
不辜负造化主的匠心,
她们流眄中有无限的殷勤;
比如熏风与花香似的自由,
我餐不尽她们的笑靥与柔情——
沙扬娜拉!

 

十六
我是一只幽谷里的夜蝶;
在草丛间成形,在黑暗里飞行,
我献致我翅羽上美丽的金粉,
我爱恋万万里外闪亮的明星——
沙扬娜拉!

 

十七
我是一只酣醉了的花蜂;
我饱啜了芬芳,我不讳我的猖狂。
如今,在归途上嘤嗡着我的小嗓,
想赞美那别样的花酿,我曾经恣尝——
沙扬娜拉!

 

十八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诗人曾在《猛虎集·序文》里所说的:“我的第一集诗——《志摩的诗》——是我十一年[注]回国后两年内写的;在这集子里初期的汹涌性虽已消灭,但大部分还是情感的无关阑的泛滥,什么诗的艺术或技巧都谈不到。……我的笔本来是最不受羁勒的一匹野马,看到了(闻)一多的谨严的作品,我方才憬悟到我自己的野性。”

    [注]民国十一年(1922年)10月15日,徐志摩从英国回国,结束了其四年整的英美游学生活。在其日记《西湖记》中,1923年10月15日这一天,诗人写道:“今天是我回国的周年纪念。”

《沙扬娜拉》十八首注解(徐志摩)

《猛虎集》封面

http://xuzhimo.net.cn/html/200739224928.as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