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语(七则)

标签:
夏京春老师文学 |
分类: 大学语文 |
世说新语(七则)
小时了了①
[注释]
① 本篇选自卷二《言语》篇。
② 孔文举:孔融(153—208),字文举,汉末鲁国(治所在今山东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孙,东汉文学家,曾任北海相。为人刚正,敢于直言,因触怒曹操被杀。
③ 洛:指东汉京都洛阳,故城在今河南洛阳东洛水北岸,也是西晋的京都。
④ 李元礼:李膺(110—169),字元礼,官至司隶校尉(掌管纠察京师百官及所属各郡)。支持太学生反对宦官专权,被称为“天下楷模”。
⑤ 诣门:登门拜访清称:有高洁名声的人。中表:古代称父亲兄弟姐妹的儿女为外表,母亲兄弟姐妹的儿女为内表,合称中表。中,内;里。
⑥ 府君:李膺曾任渔阳太守,所以称“府君”。
⑥仲尼:孔子(约前551—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伯阳:即老子李耳,字伯阳,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⑦ 奕世为通好:很多世代以前就是互相友好的。
⑧ 太中大夫:官名,主管议论政事。陈韪(wei):《后汉书•孔融传》作“陈炜“,生平不详。
⑨ 了了:聪明伶俐,明白事理。
⑩
【译文】
孔融十岁时,随父亲孔宙到洛阳。当时李元礼名望很高,任司隶校尉(纠察百官行为的官员),上门造访的人都是社会名流和皇亲国戚,才能进见。孔融到了(李元礼)家门门口,对守门的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通报后,到前厅坐下,李元礼问道:“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融)回答说:“过去(我的)祖先孔子和您的祖先老子是师生关系,所以我和您是几代友好的亲戚。”李元礼和(在座的)宾客无不称奇。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有人把孔融的话告诉他,陈韪说:“小时候已经知书达理,长大了未必很能干。”孔融听后答道:“想必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被说得)非常窘迫。
【读后感】
《小时了了》写神童孔融与两位大名士周旋应答,表现他超常的智慧和辩才;他对陈韪反唇相讥,有效地维护自己场面上的尊严。公允说来,陈韪的失误,只在于谈话的场合和态度,他的见解并没有错。自古神童,长大有所成就的固然不少,但由于客观条件或主观努力不够,或是两方面的原因兼而有之,终于未成大器者,实在多多,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笔下的仲永(《伤仲永》)即是显例。所以,陈韪当时虽弄得狼狈不堪,但他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却流传开去,成为千古名言。
新亭对泣①
① 本篇选自卷二《言语篇》。西晋末年,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者乘晋室内乱,纷纷起兵夺取政权,西晋随之灭亡。公元317年,晋元帝(司马睿)在建业(今江苏南京)建立东晋政权,中州士族纷纷渡江南下。本篇反映了东晋士族官僚无力收复失地的没落情绪。过江诸人:指南渡之初东晋政权中的高级士族人物。
② 每日:天气晴朗、风和日丽的好日子。
③ 新亭:故址在今南京市南,三国时吴所建。
④ 藉卉:坐在草地上。藉,衬;垫。卉,草。
⑤ 周侯:周觊(yi),字伯仁,汝南安城(今属河南)人,曾为宁远将军,荆州、兖州刺史,官至尚书左仆射,后在王敦之乱中被害。中坐:宴饮中间。
⑥ 风景两句:(建康与洛阳)的风景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山河已经有了变化。不殊:没有差别。殊,不同。正自:只是。山河之异:指北方为外族占领。
⑦ 王丞相:王导,字茂弘,临沂(今属山东)。晋元帝过江即位后,被任命为丞相,是东晋重臣。愀(qiao)然:;严肃、不快的样子。
⑧ 当共句:应当共同为朝廷尽力。戮力:尽力。
⑨ 克复:收复。神州:此指沦陷于异族之手的中原地区。
⑩ 何至句:何必像囚犯一般彼此相对流泪呢? 楚囚:语出《左传•成公九年》。春秋时楚人钟仪为晋所俘,晋人称他为楚囚。后世用来泛指俘虏、囚徒,或处于困境中的人。
【译文】
南下渡江避难的中原人士,每到天气晴朗的日子,就相互约请在新亭聚会,坐在草地上饮酒会餐。周侯顗在席间叹息说:“这里的风景跟洛阳的没什么不同,只是山河国土起了变化!”大家都相互对视,流泪不止。只有王导脸色骤变说:“我们大家应当同心协力来效忠朝廷,收复中原,哪至于像亡国的囚徒一样相对哭泣呢。”
【读后感】
雪夜访戴①
①
本篇选自卷二十三《任诞篇》。
② 王子猷:名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第五子。曾为桓温参军,官至黄门侍郎。为人人性放达,卓荦不羁,放情声色。山阴:今浙江绍兴。
③ 左思:字太冲,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初年著名诗人。代表作是《咏史》诗和《三都赋》。其《招隐诗》共二首,其中“策杖招隐士”一首歌咏了隐士的清高生活。全诗句云:“策杖招隐士,晃涂横古今。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白云停阴岗,丹葩曜阳林。”
④ 戴安道:名逵,字安道。好鼓琴,善属文,并擅画和雕刻。常与风流名士游宴,不乐仕进。
⑤ 剡(shan):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浙江嵊县西南。县有剡溪,即曹蛾江上游,自山阴可溯流而上。
⑥ 就:往访。
⑦ 经宿方至:过了一夜才到达那里。:
⑧ 造门句:指虽到了那里,却未及登门拜访戴逵便又回去了。造:到。
【译文】
王子猷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一次夜里下大雪,他从睡眠中醒来,打开窗户,命令仆人斟上酒。四处望去,一片洁白银亮,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间想到了戴逵,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逵呢?”
【读后感】
《小时了了》《新亭对泣》都是重在记言语,而《雪夜访戴》则是重在记行为。王子猷这次舟到门前而不入的访问,不听任何人的驱谴,不看任何人的脸色,也没有非达到不可的目的,“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等的自由自在啊!这种不讲实务效果的、但凭兴之所至的惊俗行为,十分鲜明地体现出当时士人所崇尚的“魏晋风度”的任诞放浪,不拘行迹,有窥一斑而见全豹之效。对于饱经社会动乱与政治倾轧之苦的封建士大夫,这样去留随心的作为,自然是再惬意不过的。“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东鲁门泛舟》)诗仙李白也曾表示对这种“豪放潇洒的风姿”的欣赏。全文虽言简文约,但“眠觉”“开室”“命酒”“赏雪”“咏诗”“乘船”“造门”“突返”“答问”等一连串动态细节均历历在目,可谓形神毕现,气韵生动。
石崇与王恺争豪①
① 本篇选自卷三十《汰侈篇》。汰侈,指过分奢侈、骄纵。
②
石崇:字季伦,西晋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人,曾任刺史、卫尉等重要官职,家极富有,生活靡费奢侈,后被赵王司马伦所杀。
③ 并穷绮丽以饰舆服:双方都尽力用最华丽的东西来装饰车辆、衣冠。穷:极,尽。舆服:车辆和衣冠。
④ 每:每每,常常。
⑤ 珊瑚树:由腔肠动物珊瑚虫分泌出的石灰质骨骼聚集而成的物体,形状像树枝,多为红色,也有白色或黑色的可供赏玩。
⑥ 枝柯扶疏:枝叶茂盛分披的样子。柯:树枝。扶疏:繁茂分批的样子。
⑦ 视讫:看过之后。讫:终了,完毕。
⑧ 如意:器物名,用玉、石、骨、竹、木或金属制成,供指划或赏玩用。
⑨ 疾:通“嫉”,妒忌。
⑩
条干绝世:枝条美好,世间绝无仅有。
⑾ 如恺许比甚众:像王恺这样同等的珊瑚树很多
⑿ 惘然自失:心中怅然若有所失。
【译文】
石崇和王恺比阔斗富,两人都用尽最鲜艳华丽的东西来装饰车马、服装。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常常帮助王恺。他曾经把一棵二尺来高的珊瑚树送给王恺,这棵珊瑚树枝条繁茂,世上很少有和它相当的。王恺把珊瑚树拿来给石崇看,石崇看后,拿铁如意敲它,马上就打碎了。王恺既惋惜,又认为石崇是妒忌自己的宝物,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非常严厉。石崇说:“不值得发怒,现在就赔给你。”于是就叫手下的人把家里的珊瑚树全都拿出来,三尺、四尺高的,树干、枝条举世无双,光彩夺目的有六七棵,像王恺那样的就更多了。王恺看了,自感失落。
[读后感]
礼岂为我辈设也
步兵校尉缺,厨中有贮酒数百斛,阮籍乃求为步兵校尉①。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字,屋室为挥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②!”
阮籍嫂尝还家,籍见与别,或讥之③。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
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
【注释】
①步兵校尉:官名。汉代京师置屯兵八校尉,步兵校尉掌管上林苑屯兵。厨:指步兵营的厨房,其酒为犒劳军队而酿造的。
②裈(kūn):裤子。
③或讥之:按礼制,叔嫂不通问,所以认为阮籍不遵礼法而指责他。
【译文】
步兵校尉的职位空出来了,步兵厨中储存着几百斜酒,阮籍就请求调去做步兵校尉。
刘伶经常不加节制地喝酒,任性放纵,有时在家里赤身露体,有人看见了就责备他。刘伶说:“我把天地当做我的房子,把屋子当做我的衣裤,诸位为什么跑进我裤子里来!”
阮籍的嫂子有一次回娘家,阮籍去看她,给她道别,有人责怪阮籍。阮籍说:“礼法难道是为我们这类人制订的吗?”
阮籍邻居的主妇,容貌漂亮,在酒庐旁卖酒。阮籍和安丰侯王戎常常到这家主妇那里买酒喝,阮籍喝醉了,就睡在那位主妇身旁。那家的丈夫起初特别怀疑阮籍,探察他的行为,发现他自始至终也没有别的意图。
【读后感】
这几段选自《世说新语》卷二十三《任诞篇》。任诞,即任性放纵。这是魏晋名士作达生活方式的主要表现。名士们主张言行不必遵守礼法,凭禀性行事,不做作,不受任何拘束,认为这样才能回归自然,才是真正的名士风流。阮籍说“礼岂为我辈设也”,就道出了这一点。在这种标榜下,许多人以作达为名,实际是以不加节制地纵情享乐为目的。
东床坦腹
【注释】
①郗(xī)太傅:郗鉴 太尉是掌管军政大权的官名。太傅:官名。“太傅”系“太尉”之误。京口:地名,今江苏镇江附近。
②遣:派
③语:(yù)告诉。信:信使,使者。
④往东厢:到,去东厢房。东厢:东厢房。
⑤白:告诉,禀告。
⑥诸郎:众儿郎。可嘉:值得夸奖,值得赞许。
⑦觅:找,求。
⑧咸:都。矜持:故作姿态,以示不凡,不自然的样子。
⑨如:好像。
⑩乃:原来是。逸少: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是王导的族子。
⑪因:于是。焉:相当于“之”。
【译文】
郗太傅在京口(现江苏镇江市),派一个门客拿着自己给王丞相的亲笔书信到王府去选婿。王丞相见过信后对这个门客说:“你到东厢房去任意挑选吧!”门客到东厢房看过之后,赶回郄府,对太傅说:“王丞相的各个儿子都值得夸奖。听说我为您选女婿,都故作姿态,以示不凡,只有一个年轻人,露出腹部躺在东床上,好像没听说有这回事似的。”郄太傅说:“就是这个公子最好。”太傅郄鉴询问调查他,原来是王羲之,于是将女儿嫁给了他。
【读后感】
故事极富戏剧性。最不雅观的坦腹者却是最为高雅艺术的创造者。王羲之在郗家“觅婿”时坦腹东床,坦露出了他身心的本然形态,展露了他个体的性情之真,生理上的自然坦露和精神上的真率洒脱,此正表明他的内在生命没有被世俗所掩埋、阉割和窒息。他草书“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的劲健笔力不正是来自他生命的勃发旺盛么?他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气韵不正是来自他精神的洒脱飘逸么?
掷果盈车
潘岳妙有姿容①,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②,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③。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④,委顿而返。
【注释】
①姿容:容貌气质
②弹:弹弓
③萦:围绕
④妪:妇女,尤指老年妇女
【译文】
潘岳面若凝脂,身长玉立,宛若一个出水芙蓉般的清纯玉女。年少时,他夹着弹弓出游洛阳,妇女们遇见他,无不手拉着手围在他身旁围观。左思面容丑陋,也学潘岳的样子出游洛阳,妇女们看到他,都用口水狂喷他,最后左思狼狈而回。
【读后感】
[思考与练习]
一、“新亭对泣”这个成语的意义是什么?
二、谈谈《雪夜访戴》以行为传精神的特点。
三、试析《石崇与王恺争豪》中的铺垫、对比手法。
四、结合以上例文,试谈《世说新语》“简洁而传神”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