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说新语(七则)

(2015-12-05 15:05:13)
标签:

夏京春老师

文学

分类: 大学语文


世说新语(七则)

 

       刘义庆(403444),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刘宋的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州刺史、都督、加开府仪同三司。喜好文学,门下招揽了众多才学之士,远近必至。著作除《世说新语》外,还有《宣验记》、《幽明录》等,均为我国小说初创期的重要作品。

     《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最有名的笔记小说。此书是刘义庆和他的门人杂采众书编篡润色而成,凡三卷,梁刘孝标注。全书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三十六篇,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轶事和言谈,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士族阶级的生活和精神面貌。至刘孝标为其作注,引书多达四百余种,现多失传,故极有资料价值,虽只言片语,也为士林所宝。同时,《世说新语》“记言则玄远冷峻,记行则高简瑰奇”(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七篇》),不仅是“志人”小说的代表作,而且是“魏晋风度”的主要载体,对后世士大夫文化有很大影响,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

 

小时了了

     孔文举②年十岁,随父到洛③。时李元礼④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⑤。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⑥。”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⑥,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⑦。”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⑧后至,人以其言语之。韪曰:“小时了了⑨,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⑩。


[注释]

本篇选自卷二《言语》篇。

孔文举:孔融(153208),字文举,汉末鲁国(治所在今山东曲阜)人。孔子二十世孙,东汉文学家,曾任北海相。为人刚正,敢于直言,因触怒曹操被杀。

洛:指东汉京都洛阳,故城在今河南洛阳东洛水北岸,也是西晋的京都。

李元礼:李膺(110169),字元礼,官至司隶校尉(掌管纠察京师百官及所属各郡)。支持太学生反对宦官专权,被称为“天下楷模”。

诣门:登门拜访清称:有高洁名声的人。中表:古代称父亲兄弟姐妹的儿女为外表,母亲兄弟姐妹的儿女为内表,合称中表。中,内;里。

府君:李膺曾任渔阳太守,所以称“府君”。

⑥仲尼:孔子(约前551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今山东曲阜)人,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伯阳:即老子李耳,字伯阳,春秋时期的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师资之尊:指礼敬对方为师的敬意。相传孔子曾向老子请教关于“礼”的问题。

奕世为通好:很多世代以前就是互相友好的。

太中大夫:官名,主管议论政事。陈韪(wei):《后汉书•孔融传》作“陈炜“,生平不详。

了了:聪明伶俐,明白事理。

 踧踖:cuji):局促不安。


【译文】

孔融十岁时,随父亲孔宙到洛阳。当时李元礼名望很高,任司隶校尉(纠察百官行为的官员),上门造访的人都是社会名流和皇亲国戚,才能进见。孔融到了(李元礼)家门门口,对守门的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通报后,到前厅坐下,李元礼问道:“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孔融)回答说:“过去(我的)祖先孔子和您的祖先老子是师生关系,所以我和您是几代友好的亲戚。”李元礼和(在座的)宾客无不称奇。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有人把孔融的话告诉他,陈韪说:“小时候已经知书达理,长大了未必很能干。”孔融听后答道:“想必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被说得)非常窘迫。

 

【读后感】

《小时了了》写神童孔融与两位大名士周旋应答,表现他超常的智慧和辩才;他对陈韪反唇相讥,有效地维护自己场面上的尊严。公允说来,陈韪的失误,只在于谈话的场合和态度,他的见解并没有错。自古神童,长大有所成就的固然不少,但由于客观条件或主观努力不够,或是两方面的原因兼而有之,终于未成大器者,实在多多,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笔下的仲永(《伤仲永》)即是显例。所以,陈韪当时虽弄得狼狈不堪,但他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却流传开去,成为千古名言。

 

新亭对泣①

     过江诸人,每至美日②,辄相邀新亭③,藉卉饮宴④。周侯中坐而叹曰⑤:“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⑥!”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愀然变色曰⑦:“当共戮力王室⑧,克复神州⑨,何至作楚囚相对⑩!”

 

 [注释]

本篇选自卷二《言语篇》。西晋末年,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者乘晋室内乱,纷纷起兵夺取政权,西晋随之灭亡。公元317年,晋元帝(司马睿)在建业(今江苏南京)建立东晋政权,中州士族纷纷渡江南下。本篇反映了东晋士族官僚无力收复失地的没落情绪。过江诸人:指南渡之初东晋政权中的高级士族人物。

每日:天气晴朗、风和日丽的好日子。

新亭:故址在今南京市南,三国时吴所建。

藉卉:坐在草地上。藉,衬;垫。卉,草。

周侯:周觊(yi),字伯仁,汝南安城(今属河南)人,曾为宁远将军,荆州、兖州刺史,官至尚书左仆射,后在王敦之乱中被害。中坐:宴饮中间。

风景两句:(建康与洛阳)的风景没有什么不同。只是山河已经有了变化。不殊:没有差别。殊,不同。正自:只是。山河之异:指北方为外族占领。

王丞相:王导,字茂弘,临沂(今属山东)。晋元帝过江即位后,被任命为丞相,是东晋重臣。愀(qiao)然:;严肃、不快的样子。

当共句:应当共同为朝廷尽力。戮力:尽力。

克复:收复。神州:此指沦陷于异族之手的中原地区。

何至句:何必像囚犯一般彼此相对流泪呢? 楚囚:语出《左传•成公九年》。春秋时楚人钟仪为晋所俘,晋人称他为楚囚。后世用来泛指俘虏、囚徒,或处于困境中的人。


【译文】

南下渡江避难的中原人士,每到天气晴朗的日子,就相互约请在新亭聚会,坐在草地上饮酒会餐。周侯顗在席间叹息说:“这里的风景跟洛阳的没什么不同,只是山河国土起了变化!”大家都相互对视,流泪不止。只有王导脸色骤变说:“我们大家应当同心协力来效忠朝廷,收复中原,哪至于像亡国的囚徒一样相对哭泣呢。”


【读后感】

      《新亭对泣》写避居江南的东晋官僚士大夫们,遥望强敌践踏中原故土,却没有收复的可能,只好隔江洒泪,徒唤奈何,连并非平庸之辈的大臣周觊,也空发“山河之异”的哀叹。而丞相王导,独以鹤立鸡群的姿态,发出“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的号召。他的话,语短情长,句句如金石掷地,铿然有声。全文寥寥百余字,场景、气氛与人物的表情、风格俱跃然纸上。而对比手法的运用,则更鲜明、生动地传达出人物各自的精神境界。此后,“新亭对泣”“楚囚相对”成为历代爱国诗文中常用的典故。


雪夜访戴

       王子猷居山阴②,夜大雪,睡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③。忽忆戴安道④。时戴在剡⑤,即便夜乘小船就之⑥。经宿方至⑦,造门不前而返⑧。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


 [注释]

本篇选自卷二十三《任诞篇》。  任诞:指任性放诞。

王子猷:名徽之,字子猷,王羲之第五子。曾为桓温参军,官至黄门侍郎。为人人性放达,卓荦不羁,放情声色。山阴:今浙江绍兴。

左思:字太冲,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西晋初年著名诗人。代表作是《咏史》诗和《三都赋》。其《招隐诗》共二首,其中“策杖招隐士”一首歌咏了隐士的清高生活。全诗句云:“策杖招隐士,晃涂横古今。岩穴无结构,丘中有鸣琴。白云停阴岗,丹葩曜阳林。”

戴安道:名逵,字安道。好鼓琴,善属文,并擅画和雕刻。常与风流名士游宴,不乐仕进。

(shan):古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浙江嵊县西南。县有剡溪,即曹蛾江上游,自山阴可溯流而上。

就:往访。

经宿方至:过了一夜才到达那里。:

造门句:指虽到了那里,却未及登门拜访戴逵便又回去了。造:到。


【译文】

王子猷居住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市),一次夜里下大雪,他从睡眠中醒来,打开窗户,命令仆人斟上酒。四处望去,一片洁白银亮,于是起身,慢步徘徊,吟诵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间想到了戴逵,当时戴逵远在曹娥江上游的剡县,即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才到,到了戴逵家门前却又转身返回。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子猷说:“我本来是乘着兴致前往,兴致已尽,自然返回,为何一定要见戴逵呢?”


【读后感】

《小时了了》《新亭对泣》都是重在记言语,而《雪夜访戴》则是重在记行为。王子猷这次舟到门前而不入的访问,不听任何人的驱谴,不看任何人的脸色,也没有非达到不可的目的,“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等的自由自在啊!这种不讲实务效果的、但凭兴之所至的惊俗行为,十分鲜明地体现出当时士人所崇尚的“魏晋风度”的任诞放浪,不拘行迹,有窥一斑而见全豹之效。对于饱经社会动乱与政治倾轧之苦的封建士大夫,这样去留随心的作为,自然是再惬意不过的。“轻舟泛月寻溪转,疑是山阴雪后来”(《东鲁门泛舟》)诗仙李白也曾表示对这种“豪放潇洒的风姿”的欣赏。全文虽言简文约,但“眠觉”“开室”“命酒”“赏雪”“咏诗”“乘船”“造门”“突返”“答问”等一连串动态细节均历历在目,可谓形神毕现,气韵生动。

 

石崇与王恺争豪

    石崇与王恺争豪②,并穷绮丽以饰舆服③。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④。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⑤,枝柯扶疏⑥,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⑦,以铁如意击之⑧,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⑨,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⑩,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⑾。恺惘然自失⑿。


 [注释]

本篇选自卷三十《汰侈篇》。汰侈,指过分奢侈、骄纵。

石崇:字季伦,西晋渤海南皮(今河北南皮东北)人,曾任刺史、卫尉等重要官职,家极富有,生活靡费奢侈,后被赵王司马伦所杀。   王恺:字君夫。父名肃。姊嫁司马昭,生司马炎(即晋武帝)。官至龙骧将军、骁骑将军、散骑常侍。 争豪:比赛富有。

并穷绮丽以饰舆服:双方都尽力用最华丽的东西来装饰车辆、衣冠。穷:极,尽。舆服:车辆和衣冠。

每:每每,常常。

珊瑚树:由腔肠动物珊瑚虫分泌出的石灰质骨骼聚集而成的物体,形状像树枝,多为红色,也有白色或黑色的可供赏玩。

枝柯扶疏:枝叶茂盛分披的样子。柯:树枝。扶疏:繁茂分批的样子。

视讫:看过之后。讫:终了,完毕。

如意:器物名,用玉、石、骨、竹、木或金属制成,供指划或赏玩用。

疾:通“嫉”,妒忌。

条干绝世:枝条美好,世间绝无仅有。  光彩:明亮而华丽。  溢目:耀眼,目不胜视。

如恺许比甚众:像王恺这样同等的珊瑚树很多

惘然自失:心中怅然若有所失。


【译文】

石崇和王恺比阔斗富,两人都用尽最鲜艳华丽的东西来装饰车马、服装。晋武帝是王恺的外甥,常常帮助王恺。他曾经把一棵二尺来高的珊瑚树送给王恺,这棵珊瑚树枝条繁茂,世上很少有和它相当的。王恺把珊瑚树拿来给石崇看,石崇看后,拿铁如意敲它,马上就打碎了。王恺既惋惜,又认为石崇是妒忌自己的宝物,说话时声音和脸色都非常严厉。石崇说:“不值得发怒,现在就赔给你。”于是就叫手下的人把家里的珊瑚树全都拿出来,三尺、四尺高的,树干、枝条举世无双,光彩夺目的有六七棵,像王恺那样的就更多了。王恺看了,自感失落。


[读后感]

    《世说新语》记述士人的生活,所长在于简洁和传神。《石崇与王恺争豪》重在记事件。写石崇与王恺斗富,揭露豪门贵族的奢侈、骄纵。作者行文,牢牢抓住王恺的心理变化。随着自己珊瑚树的出示、遭毁,王恺始而洋洋得意,继而惋惜不已,乃至痛悔交加,声色俱厉,俨然以胜利者自居;但见石崇将更多更大更光彩的珊瑚树摆在眼前的时候,那颗心却突然一落千丈,“惘然自失”——他输了。与王恺情绪的紧张专注,大起大落相对照,石崇始终轻松自在,漫不经心,他的举动言谈,只寥寥数语,便活现出一派财大气豪,胜券在握的神气。史书记载,石崇是靠拦劫客商致富。本文明确指出,王恺有他外甥晋武帝的资助。拦劫来的当然是不义之财;拿皇帝所赐摆阔,还不是挥霍百姓的血汗吗?“历览前贤国与家,成有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归根结底,是国家和人民遭殃。


礼岂为我辈设也

步兵校尉缺,厨中有贮酒数百斛,阮籍乃求为步兵校尉①。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字,屋室为挥衣,诸君何为入我裈中②!”

阮籍嫂尝还家,籍见与别,或讥之③。籍曰:“礼岂为我辈设也?”

阮公邻家妇,有美色,当垆酤酒。阮与王安丰常从妇饮酒,阮醉,便眠其妇侧。夫始殊疑之,伺察,终无他意。


【注释】

①步兵校尉:官名。汉代京师置屯兵八校尉,步兵校尉掌管上林苑屯兵。厨:指步兵营的厨房,其酒为犒劳军队而酿造的。

②裈(kūn):裤子。

③或讥之:按礼制,叔嫂不通问,所以认为阮籍不遵礼法而指责他。


【译文】

步兵校尉的职位空出来了,步兵厨中储存着几百斜酒,阮籍就请求调去做步兵校尉。

刘伶经常不加节制地喝酒,任性放纵,有时在家里赤身露体,有人看见了就责备他。刘伶说:“我把天地当做我的房子,把屋子当做我的衣裤,诸位为什么跑进我裤子里来!”

阮籍的嫂子有一次回娘家,阮籍去看她,给她道别,有人责怪阮籍。阮籍说:“礼法难道是为我们这类人制订的吗?”

阮籍邻居的主妇,容貌漂亮,在酒庐旁卖酒。阮籍和安丰侯王戎常常到这家主妇那里买酒喝,阮籍喝醉了,就睡在那位主妇身旁。那家的丈夫起初特别怀疑阮籍,探察他的行为,发现他自始至终也没有别的意图。


【读后感】

这几段选自《世说新语》卷二十三《任诞篇》。任诞,即任性放纵。这是魏晋名士作达生活方式的主要表现。名士们主张言行不必遵守礼法,凭禀性行事,不做作,不受任何拘束,认为这样才能回归自然,才是真正的名士风流。阮籍说“礼岂为我辈设也”,就道出了这一点。在这种标榜下,许多人以作达为名,实际是以不加节制地纵情享乐为目的。

 

东床坦腹

   郗太傅在京口①,遗门生与王丞相书②,求女婿。丞相语郗信③:“君往东厢任意选之。④”门生归,白郗曰⑤:“王家诸郎亦皆可嘉⑥。闻来觅婿⑦,咸自矜持⑧。唯有一郎在东床上坦腹卧,如不闻⑨。”郗公云“此正好。”访之,乃是逸少⑩,因嫁女与焉

 

【注释】

①郗(xī)太傅:郗鉴 太尉是掌管军政大权的官名。太傅:官名。“太傅”系“太尉”之误。京口:地名,今江苏镇江附近。

②遣:派   与:通“予”,给予  门生:这里指门客  王丞相:晋朝的王导,做过丞相 。书:信。

③语:(yù)告诉。信:信使,使者。

④往东厢:到,去东厢房。东厢:东厢房。

⑤白:告诉,禀告。

⑥诸郎:众儿郎。可嘉:值得夸奖,值得赞许。

⑦觅:找,求。

⑧咸:都。矜持:故作姿态,以示不凡,不自然的样子。

⑨如:好像。

⑩乃:原来是。逸少: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字逸少,是王导的族子。

因:于是。焉:相当于“之”。

 

【译文】

郗太傅在京口(现江苏镇江市),派一个门客拿着自己给王丞相的亲笔书信到王府去选婿。王丞相见过信后对这个门客说:“你到东厢房去任意挑选吧!”门客到东厢房看过之后,赶回郄府,对太傅说:“王丞相的各个儿子都值得夸奖。听说我为您选女婿,都故作姿态,以示不凡,只有一个年轻人,露出腹部躺在东床上,好像没听说有这回事似的。”郄太傅说:“就是这个公子最好。”太傅郄鉴询问调查他,原来是王羲之,于是将女儿嫁给了他。

 

【读后感】

故事极富戏剧性。最不雅观的坦腹者却是最为高雅艺术的创造者。王羲之在郗家“觅婿”时坦腹东床,坦露出了他身心的本然形态,展露了他个体的性情之真,生理上的自然坦露和精神上的真率洒脱,此正表明他的内在生命没有被世俗所掩埋、阉割和窒息。他草书“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的劲健笔力不正是来自他生命的勃发旺盛么?他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的气韵不正是来自他精神的洒脱飘逸么?


掷果盈车

潘岳妙有姿容①,好神情。少时挟弹出洛阳道②,妇人遇者,莫不连手共萦之③。左太冲绝丑,亦复效岳游遨,于是群妪齐共乱唾之④,委顿而返。

 

【注释】

①姿容:容貌气质

②弹:弹弓

③萦:围绕

④妪:妇女,尤指老年妇女


【译文】

  潘岳面若凝脂,身长玉立,宛若一个出水芙蓉般的清纯玉女。年少时,他夹着弹弓出游洛阳,妇女们遇见他,无不手拉着手围在他身旁围观。左思面容丑陋,也学潘岳的样子出游洛阳,妇女们看到他,都用口水狂喷他,最后左思狼狈而回。

 

【读后感】

     看中颜值,古已有之。刘孝标注引《语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妪以果掷之满车。 坐着马车一出门就引起妇女注目,她们为表达爱慕而往车上扔的果子把车都装满了,谁有这么大的魅力啊?他就是西晋时的第一大帅哥,后世所称的美男子潘安。需要说明的是,潘岳虽然长得帅,但却不花心,对老婆十分忠诚。妻子杨氏不幸早亡后,他作了三首有名的《悼亡诗》来怀念,诗句发自肺腑,缠绵悱恻,感人至深。

 

[思考与练习]

一、“新亭对泣”这个成语的意义是什么?

二、谈谈《雪夜访戴》以行为传精神的特点。

三、试析《石崇与王恺争豪》中的铺垫、对比手法。

四、结合以上例文,试谈《世说新语》“简洁而传神”的特点。




世说新语(七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