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家庭家教教育行业目标亲子教育 |
分类: 社会 |
和孩子谈情说爱
凌沙
孩子早就和我们商量,一群男女同学在跨年活动结束后,要来家里住。孩子的同学我们都认识,为了让他们更自在,我和先生还刻意离家外宿。
看到女儿热络的联系与确认,一方面高兴孩子有能力规画,另一方面也触发思考:随着孩子长大,他们接触异性的机会大增,该借机和孩子讨论异性交往问题,一来免除为人父母的忐忑,二来也让孩子能与异性大方相处。
回溯自己的青春期,父母总是严词恐吓「不准乱交男朋友」,因此,与异性交往充满了罪恶感。如今回首那些「秘密交往」,其实也没什么;广交朋友就像阅读,可以扩展视野,体认不同的人生价值观,以及两性处事差异,帮助自己澄清喜欢与爱,了解择友与择偶的分野,分辨欣赏的人不等于适合的对象等,许多情爱能力因此建立。
所以,我相信:在两性互动中,透过大方的相处与观察,反而能让孩子除去遐想,抱持平常心学习与异性和谐相处,如此,才有助于未来他们经营爱情。
我们邀女儿分享他们跨年夜的种种,藉此打开「两性交往」的话匣子。女儿意兴飞扬的描述,我们除了倾听,也借机把自己与异性相处的趣闻与孩子分享,还激发了她想一探父母恋爱史的好奇。
此举正中下怀,我乐得和盘托出过来人的经验:从初恋到确定对象过程中,如何了解对方的价值观,自我保护,在金钱支出互不占便宜,从细微处观察对方人品与家庭背景,有技巧的拒绝,以及如何看待失恋与分手,甚至从个性、兴趣、思想、家世背景等方面,理性考虑彼此适不适合当伴侣。
去掉了威权,撤除界线的亲子闲聊,也可以略观孩子的交友态度,并了解她与那群同学那么「麻吉」的原因。虽然,「谈情说爱」没有标准答案,但透过机会教育,我们至少较放心孩子未来迎接人生的考验。
青春期的孩子,受荷尔蒙分泌旺盛影响,难免对异性好奇,产生遐想,这本来就是很自然的现象。我从教学经验中,常发现长辈的婚姻关系,会深深影响孩子交友与择偶的态度,使他们产生过于乐观的幻想,或是过度悲观的排斥。两性相处与交往,也是孩子成长必要的学习,父母最好坦然和孩子分享经验与心得,理性剖析成败关键,用开放的态度引导孩子。一旦孩子有了基本理解,会更具智慧的面对人生情爱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