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习的进与退 吕宗昕

(2006-12-04 12:59:36)
分类: 五德

    学习未必每一次都可以前进,有时也必须后退。

 

积极的后退不是放弃,而是为了走更远的路。

 

许多人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学过程中一帆风顺,这是天下父母的期待。

 

然而,是否能天从人愿,有时候确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每个孩子在不同的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学习障碍,需要以不同的技巧耐心逐一克服。

 

我自己在学生时代最拿手的科目是数学。不过,在学数学这一条路上,我也是走得跌跌撞撞的。

 

记得在初中时代,我的数学成绩相当优异,是班上的佼佼者。上了高中之后,因为参加太多社团活动及负责班刊编辑,对最拿手的数学反而掉以轻心,结果在高考时,数学这一科惨遭滑铁卢  

 

高考结束的那个暑假,自己痛定思痛,彻底复习高一到高三的数学。在没有考试的压力下,反而对许多问题豁然开朗,重新拾回往日对数学的信心。 (6S评论:认知影响学习。没有压力的学习,效果最好。如果能及时对孩子做专业的克服压力训练,会对孩子的学习又很好的帮助)

 

那个暑假之后,进了大学开始学“微积分”。我对数学这一科严阵以待,在课余时间花了极多的心力验证定律及做计算练习,因此自己的数学成绩,再度令班上同学羡慕。(6S评论:“让别人羡慕”,是很多孩子学习的动机所在,也是学困生摆脱困境的动力。毕竟,“学习成绩”,这是中国孩子唯一的生存环境啊!)

 

等上了大二之后,开始学习“工程数学”。因为教授选的教科书是个非美语系国家作者所写的课本,为了要了解其中暧昧模糊的英文,就需花上九牛二虎之力,结果在一知半解之下学了一个学期。 (6S评论:影响学习的要素,理解能力是很重要的方面。)

 

在那个学期后的寒假中,为了学好“工程数学”,自己找了其它作者写的浅显易懂的教科书,从基本原理及定律开始学习,重新理解过去一个没有搞懂的章节。(6S评论:作者无意中对自己进行了一次6S的“认知结构策略训练”——对知识结构进行整合、梳理。当然,具体的技巧还有很多)

 

寒假过后,新学期再上“工程数学”时,发现原来看不懂的部分,都可以逐一了解,对原先教科书的英文也可逐渐接受,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又重新获得学习数学的乐趣。考试成绩的表现,也证明了努力没有白费。(6S评论:这就是“有效的复习”,可以知新啊!)

 

如果在考完大学联考的那个暑假,自己没有彻底复习高中数学,相信我一定无法学好大一的“微积分”。

 

如果在大二的寒假里,自己没有复习上学期“工程数学”的教材,相信我一定无法学好下学期“工程数学”的课程。

 

在学习数学的经验中,让我体会到:即使是学习同一个科目,会因为教学方式、章节内容、外在环境、内心情绪等,而产生不同的学习障碍。如何因应不同的问题,寻找出解决阻碍及应对的技巧,则是突破学习障碍的重要关键。(6S评论:这就是6S的核心——从影响学习的各个因素入手,直接、简单、有效的解决学习障碍问题。)

 

当孩子遇到类似的问题时,父母及教师就需扮演积极的角色,从旁协助孩子逐一克服困难,以解决不同阶段面临的问题。

 

重新退回原点,出发再去学习,并非丢脸的事。永远学不会才是羞耻的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