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公司最新资讯 |
9.1 常见电解槽病槽及处理
现就病槽的形成及常见电解槽异常处理方法叙述如下:
1.冷槽
当电解槽热收入与支出不平衡时,即电解槽热收入小于热支出时,电解槽走向冷行程,生产中称为冷槽。
冷槽表现为:
a.
b.
c.
d.
e.
冷槽的处理
1初期冷行程的电解槽处理方法很简单,只要及时发现苗头,适当提高槽电压,增加槽内热量收入,便可恢复正常。
2提高电解质水平,即从热槽中取出液体电解质灌入槽中,以提高槽温和溶解氧化铝的能力。
3加强阳极保温,盖好槽盖板,加足保温料,减少电解槽的热量损失。
4延长加工间隔,尽量减少槽内的热损失,有利于槽内沉淀和结壳的熔化。
5提高效应系数,利用效应提高槽温,处理槽底沉淀。
6调整出铝制度,适当吸出些铝水来降低铝水平,提高炉底温度。在“撤铝水”时,要与槽状况紧密配合,认真准确,防止发生滚铝和压槽现象。
7调整供电制度,保持电流平稳或调整与供电制度不适应的技术条件
在处理炉底沉淀期间,还可利用换阳极打开炉面之机用大钩钩拉炉底沉淀,一方面可
使沉淀疏松,容易熔化;另一方面在沉淀区拉沟后,铝水顺沟浸入炉底,可改善沉淀区域的导电性能,对阴极导电均匀大有好处。同时,利用来效应,换阳极时多捞碳渣,使电解质洁净,改善其物理性质。要勤测阳极电流分布,保证其分配均匀和阳极工作正常;利用计算机报表提供的信息和数据,正确分析判断,准确把握变化趋势,及时调整技木条件,这祥,可使电解槽在一星期左右转入正常运行。
2.热槽
如果电解槽热收入大于热支出时,电解槽就走向热行程。生产中也称之为热槽。
热槽的表现为:
1)
2)
3)
4)
5)
6)
1)
2)当槽内铝水平较低时,可减少出铝量或向槽内加入固体铝,提高铝水平,增加炉底散热,使炉膛不遭破坏,并及时调整其它技木条件,将电解槽调整到正常运行轨道。
3)阳极底掌不平而引起的热槽,可以提出阳极打掉底部不平位置,装极时可比原位置高,并降低槽温。降低槽温时不可盲目通过降低极距来降低槽电压实现。可采取清亮电解质,减小电解质电阻,并加强电解槽散热的办法降低槽温。个别严重的阳极病变可采用残极更换。
4)由于电解质电阻大所引起的电解质过热,可以打开大面结壳使阳极和电解质裸露,加强电解槽上部散热,同时向槽内添入氟化铝和冰晶石粉的混合料,.冰晶石熔化需要消耗大量热量,使槽温降低,混入的氟化铝,可降低电解质分子比。
5)严重的热槽,可以采取倒换电解质的方法来降低槽温。
热槽好转的标志是阳极工作有力,电解质沸腾均匀,表面结壳完整,碳渣分离良好,之后再逐渐降低槽工作电压,并配合添加极上保温料,恨据具体情况,缓缓撤出铝水,消除炉底沉
淀,使电解槽稳步恢复正常运行。
热槽好转后,常常会出现炉底沉淀较多的情况,尤其是严重热槽,沉淀层厚度大,这种沉淀与冷行程的沉淀不同,它因炉底温度高,沉淀疏松不硬,所以易熔化。在恢复阶段,只要注意电压下降程度,控制好出铝量,适当提高效应系数,电解槽很就可转入正常,但若控制不好,也很容易反复。所以,恢复阶段必须十分注意槽状况变化,精心做好各项技术条件的调整,使之平稳转入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