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孤句咏“重阳”

千年孤句咏“重阳”
满城风雨近重阳
在我国诗史上,唐代有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孤篇压全唐”的佳话,宋代有潘大临“满城风雨近重阳”“孤句咏‘重阳’”的美谈,珠联璧合,美篇成双。
北宋诗人潘大临,字邠老,家境虽然贫寒,但擅长诗文,精于书法,隐居于黄州(今湖北黄冈),为人风度恬适,殊有尘外之韵。苏轼谪居黄州时,大临曾从之游,并跟他学诗。黄庭坚对大临的诗才也赞不绝口:“早得诗律于东坡,盖天下奇才也。”其代表作《江间作四首》意境阔达,笔力雄健,感情沉郁,颇得杜诗之遗风。
“满城风雨近重阳”典出北宋诗僧惠洪《冷斋夜话》:一日同为江西诗派的好友临川谢逸致书问:“近新作诗否?”潘大临答书曰:“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氛所蔽翳(遮蔽)。昨日宵卧,闻搅林风雨声,遂题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至,遂败意。只此一句奉寄。”
诗人闻秋天风雨声,淋漓寒窗,灵感乍现,激荡共鸣,遂壁上题诗“满城风雨近重阳”,正欲续写,只听得催租人敲门声,顿时诗兴索然,败意掷笔,翌日回复,只此“孤句”酬答了。
“满城风雨近重阳”,重阳节将至,秋风秋雨骤然飘洒而至,气氛渲染,意境极佳,故虽为“孤句”残诗,却极为后世所赞赏。南宋诗人赵蕃说:“我谓此七字,以敌三千首,好诗不在多,自足传不朽。”诗林中的高手则更竞相借其名句破题起联,续作一绝,为诗人“完璧”。
诗人好友谢逸题词云:“亡友潘邠老有‘满城风雨近重阳’之句,今去重阳四日而风雨大作,遂用邠老之句广为三绝句。”
一、满城风雨近重阳,无奈黄花恼意香。雪浪翻天迷赤壁,令人西望忆潘郎。
二、满城风雨近重阳,不见修文地下郎。想得武昌门外柳,垂垂老叶半青黄。
三、满城风雨近重阳,安得斯人共一觞。欲问小冯今健否,云中孤雁不成行。
“小冯”即“小冯君”。西汉冯野王、冯立兄弟相继为上郡太守,有善政,民谣歌之曰“大冯君、小冯君”,后世常借以咏兄弟。“孤雁”喻指潘大临之弟潘大观。
“无奈黄花恼意香”,“垂垂老叶半青黄”,“云中孤雁不成行”,三绝句借景怀人,托物抒情,表达了对好友的哀悼之情,也借以抒发自己年华渐老,孤苦无依的感伤情绪。
他者如南宋诗词名家方岳、刘辰翁,元代词家倪瓒,乃至清代诗人虞景璜皆有为“孤句”补写之作。千年孤句咏“重阳”,嗣响不绝,堪称中国诗歌史上的一大奇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