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学/原创 |
有个女诗人火了
她的诗被称为“梨花体”
她的人被称为“梨花教主”
很多人都在模仿
忽如一夜
春风来
千树
万树
梨花开
一年过去了
赵丽华都干了些什么
近日
记者通过电话和伊妹儿
采访了她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诗人”
副题:记者对话赵丽华实录
记者:魏新
小标题一:论写诗,洛夫不如林青霞
近日,赵丽华在自己的博客上贴出一篇文章,题目叫《骂一骂洛夫》,对台湾著名诗人洛夫进行了批评,文章中尖刻地说:“我希望80岁的洛夫先生经得住我的批评。希望他的家人陪在他的身边一起看这篇文章,以防他老人家的身体出现什么血压升高之类的状况。”
记者:赵老师,没事骂洛夫干什么?
赵丽华:怎么叫“没事骂洛夫”啊,你当了几年记者?把八卦记者擅长挑事儿的本事都学来啦!
记者:呵呵,那为什么骂他?
赵丽华:这几次来大陆,他老人家都絮絮叨叨到处演讲,频繁接触媒体,继续灌输那些停留在几十年前陈腐的诗歌观念,继续用那些由于我们的统战政策而被人为高估其价值的诗歌愚弄和迷惑人们群众,而且对年轻人的写作方式一棍子打死,并且说赵丽华的诗不是诗什么的。
记者:他们那一代人就是喜欢排比啊抒情啊比喻啊什么的。比如他把“满地梨皮”称做“我那金黄色的皮肤”那首削梨的诗。
赵丽华:是啊,明明是“梨皮”,他非要称做“金黄色的皮肤”,这样一比喻不就显得爱国了嘛!既然爱国思乡1949年他跑台湾去干什么呀?然后台湾又懒得呆,又跑加拿大去。然后每天写着爱国想家的诗。又没有人拦着不让他回来啊!情感的虚假做作注定了作品的虚伪矫饰。还有你说他们这些排比啊、抒情啊、象征啊、隐喻啊、意向啊……它们烦人不烦人啊!难道写诗非要摆个姿态说话吗?我们平实、朴素、自然、口语一些不好吗?
记者:你是基于这个标准认为林青霞的诗是好诗的吗?
赵丽华:是啊!所谓真僧只说家常话。所谓绚烂之极归于平淡。通俗易懂,深入浅出,是一种大智慧。所以我喜欢林青霞那样我口我心、拙朴憨直、真挚朴素的诗歌。她要是故做高深、玩弄玄虚、浮华造作、虚饰矫柔,玩很多诗人们玩的那一套,我肯定不会喜欢。
记者:太朴素了大家会以为不是诗。
赵丽华:这都什么年代了,以前的老观念我们不可以变一变吗?我们为什么不想一想:现代诗沦落为道旁苦李、无人采摘,究竟是什么原因?我们诗人自己有没有责任?
记者:是社会的责任大还是诗人的责任大?
赵丽华:时代在前进,诗人们怎么可以原地不动?上帝都在变,诗歌能够不变吗?王家卫也说过:“一成不变会不会很闷?”耶酥都说:“时间来不及了,我不能再用比喻了!”杨黎他们讲“拒绝隐喻”和“坚决不用形容词”也讲了好几年了!
小标题二:“蚂蚁”没问题,环境有问题
记者:在诗歌的观念方面,西方诗人有探索吗?
赵丽华:1990年的获诺奖的奥克塔维奥·帕斯在领奖时说的话不知你记不记得,他说他无须讲述他在追随现代性方面所做的冒险,因为这几乎是本世纪所有诗人的经历。他说现代性是一股世界性的热情。说从1840年起,有关诗歌现代性的热情就是我们的上帝和我们的魔鬼。那个时候我们在干什么?鸦片战争啊!我们到了1916年,才刚刚开始白话诗。
记者:所以我们有必要向西方学习!
赵丽华:格特鲁德·斯坦因你知道吧?
记者:为美国迷惘的一代命名的那位女作家?现代主义的一员主将,同时也是后现代主义的开山鼻祖?
赵丽华:正是她!她的客厅是当事法国最著名的文化沙龙。毕加索、马蒂斯、罗素、海明威、詹姆斯·乔伊斯、E·M·福斯特、菲兹杰拉德、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等等等等都是她的座上宾。艺术观念上都深受她的影响。海明威曾经说过他从斯坦因一个人那里学会了如何写作。他的简洁直白的文风很大程度是得益于斯坦因的指点。
记者:她死后她的价值越来越被西方文艺界看重。
赵丽华:她有一句诗在西方广为传颂:“一朵玫瑰是一朵玫瑰是一朵玫瑰”她在语言和文体上的刻意创新在西方得到很多肯定。而我的“一只蚂蚁,另一只蚂蚁,一群蚂蚁/可能还有更多的蚂蚁”就被批的体无完肤!
记者:这或许是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吧!
赵丽华:只能说我们自己的文化大环境有问题。
记者:是什么问题?
赵丽华:没有被诗歌浸润的一代是荒凉的!我们古代有“以诗取仕”的传统,如今呢,我们的中考高考作文都不允许孩子们写诗歌,“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八个大字堵死了现代诗歌和青年人之间唯一的一扇窗口。
记者:去年,由于你诗歌事件的影响,也由于你的呼吁,教育部已经发文,允许高考作文写诗歌和戏剧了。
赵丽华:如果说赵丽华诗歌事件还有正面的收获的话,这算最重要的最有益的一点。这样孩子们就会有意识地主动去读现代诗歌了。
记者:我们的文化环境问题的原因是什么?
赵丽华:大才子橡子有一句话可以回答你这个问题:“先有文化革命切除了中国文化的男根,后有应试教育为年轻一代的审美做了绝育手术。”
记者:我看你腾讯博客很多影视明星都看你博文并留下脚印啊!刘德华、苏有朋、钟镇涛、林俊杰、尚雯婕、水木清华他们。
赵丽华:还有那些体育明星们也经常在我博上出现,羽毛球冠军林丹啊,游泳冠军钱红啊,还有那些模特冠军赵晨池啊马艳丽啊等等,我也经常看到他们身影。
记者:这些明星对诗人有兴趣还真是很新鲜。
赵丽华:我想他们骨子里都有诗歌情结吧。各个界别的人,一般走到最后走到最远走到最好的那个人,他的文化水准、涵养、鉴赏力一般都是他这个界别里最强的。这一点古往今来,无一例外。
记者:你看他们的博客吗?
赵丽华:当然看。这些帅哥美女养眼啊!他们的博文也都很好玩。
记者:我看你新博文你拒绝参加《色,戒》的研讨会,为什么?
赵丽华:我那博文不是写的很清楚吗?会议约请的大多是对《色,戒》持批评立场的专家,基本上是把性看做洪水猛兽的愤世疾俗的斗士!他们甚至说张爱玲、李安试图用文艺作品美化汉奸或者干脆就把他们说成汉奸,我跟他们看法相悖,我自然不去。
记者:那么你认为《色,戒》是一部好电影吗?
赵丽华:当然是。我们国家总有那么一拨人喜欢拿政治标准来苛责艺术。动不动就上纲上线。即便如他们所说性是肮脏的,那么究竟是性更肮脏还是政治更肮脏?是性对人性的扭曲厉害还是政治对人性的扭曲厉害?
记者:所以你就逃会。躲在家里看加西亚·马尔克斯谈话录。
赵丽华:是啊。心里还想着洪应明“君子宁默勿躁,宁拙勿巧”,荀子“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之类的古训。
记者:看荀子这句话你是不屑与他们为伍吧?
赵丽华:你看看你,又挑事儿。又挑事儿!我说我不屑与他们为伍了吗?我只是懒得跟人争论或者吵架而已。再说,我本来就特别不愿意参加会。
小标题四:“没办法,我只能从了”
记者:你对 “梨花派”这个概念还像开始那么排斥吗?
赵丽华:都给整到字典里去了,我排斥还有什么用。有一句话说:你就从了吧?哈哈~从就从了吧!没有办法。
记者:能否谈一谈你的家庭。
赵丽华:不谈。
记者:有没有一些活动啊会议啊厂家啊报刊啊让你现场写诗什么的?
赵丽华:有啊。而且很多。
记者:你都没有写吗?
赵丽华:当然没有!
记者:有没有答应给你多少钱求你写的?
赵丽华:有。但我没有穷困到拍卖诗歌那个程度。
记者:诗人们那个诗歌拍卖我看到你没有参加,为什么?
赵丽华:自己糊弄自己的事我怎么能做?包括一切打着诗歌旗号的行为艺术。包括官方那些请一个三流韩国诗人或日本诗人来就叫国际诗歌节的那些活动。
记者:一年来这样的活动不少。你为什么都不参加?
赵丽华:我认为,我在家安安静静看几本书也比这样乱七八糟的活动有意义。我这个人平时傻呵呵的,但关键的时候,我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
记者:赵老师,你最近到各个大学做了不少讲座啊?
赵丽华:是啊,我对开会没瘾,我对讲座有瘾。我一上讲台一拿麦克风就兴奋,口若悬河,滔滔不绝。恨不得把所有好的现代诗歌都讲给他们听。特别愿意给大学生补上现代诗歌这一课。
记者:这样的确有意义。那么诗歌这个东西是谁都能写,还是只有诗人能写?
赵丽华: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诗人。每个人都可以写诗。谁规定的诗歌只有诗人能写?谁又给了他们诗人这个命名?如同摄影只有摄影家能做,普通百姓拿个数码机子就不可以拍、不能拍吗?
小标题五:和本报读者对诗
记者:最后一个项目,我们的读者、编辑听说要采访你,很期待,根据你的风格写了几首诗,还有平常不写诗的专栏作家也写了首,你看看她们的诗,希望能点评一下。
赵丽华:好啊!
记者:我们一个叫樊蕾的读者的一首:
《没文化》
张羽说我没文化不关他屁事
他说他可有文化着呢
我说好好,你有文化我没文化
以后我再也不说张羽没文化了
赵丽华:好啊!我喜欢这首!就是啊,张羽说我没文化关别人屁事啊!这个叫樊蕾的管那么多干嘛?这个樊蕾是个小丫头吧!很鲜活的口语,是现实和当下的语言,带着作者的性格和体温。还有一定的趣味性。
记者:诗歌可以有趣味性吗?
赵丽华:王小波你应该喜欢。他把文章之有趣提高到一个很高的程度。他说:“有趣是一些文章存在的理由。是另一些文章所要达到的标准。”诗歌当然更是如此。
记者:这首是我们编辑韩阳的一首诗:
《一个思想者在今天的哀愁》
今天,我遇到一个人
他很不屑地跟我说你钱包掉了
我想我钱包里还有钱呢
你凭什么那么不屑
你觉得我穷是吧
你觉得你不稀罕我这钱包是吧
我还就告诉你
虽然你提醒我钱包掉了
但就你这态度
你别想让我感激你
我不吐你就不错了我
赵丽华:这韩阳可够不知好歹的昂!人家告诉你钱包掉了,你不说谢谢倒罢了,还想着吐人家,他这是受了什么刺激啊?是不是你们报纸给编辑们活儿太多、钱太少啊?!给他加薪!让他钱包鼓鼓的,看看他再掉了钱包别人提醒他他是不是还这态度!
记者:那么你认为诗可以这么写吗?是好诗吗?
赵丽华:当然可以这么写!自由诗讲的就是个自由,形式的自由和内容及思想的自由。至于是否是好诗,每个人的评判标准都不同。你可能认为一个女子大眼睛双眼皮是美,我可能觉得细长眼单眼皮是美。审美的差异性决定了我们看法的不同。
记者:这一首是我们专栏作家坏蓝眼睛的一首诗,你给点评一下。
《诗人》
老了说要我写个诗给赵丽华
我为什么要写诗给赵丽华
难道我写诗给赵丽华
就承认了她是诗人吗
我不写诗给赵丽华
她就不是诗人了吗
赵丽华:哈哈!恩,她说得一点不错。我是不是诗人当然不是由坏蓝眼睛说了算。坏了,我诗瘾被你们给逗出来了!我豁出去了,也破个戒,回你们俩一首,叫《笔名》吧:
《笔名》
老了要坏蓝眼睛写个诗给我
老了是魏新的笔名
这个笔名难听死啦
你说你年轻轻的
装什么老帮子呀
还有那个坏蓝眼睛
你说你这叫什么笔名啊
你实在想不出个好笔名
你就学学赵丽华
用爸妈自小给起的这个名字就得了
文章好不好跟笔名有关系吗
你看看人家张爱玲
比赵丽华这名字还俗呢
人家不照样大红大紫啊
(以上是《都市女报》对我的采访实录。因为采访者是我的一个诗人朋友魏新(老了)。我又曾经在那里做过专栏。以后再不接娱乐版采访!
http://dsnb1.e23.cn/html/dsnb/20071214/dsnbA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