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六年级《经典诵读三百篇》部分内容电子稿
(2016-08-11 16:47:44)
标签:
转载 |
《孟子》(节选)
一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注释】恻隐:同情。)
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孟子·公孙丑下》
(【注释】寡:少。畔:背叛。)
三
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敌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四
孟子曰: “鱼,我所欲也,熊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孟子·告子上》
(【注释】辟:同“避”,躲避。)
五
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注释】曾:同“增”,增加。)
备注:
1.本内容摘抄自《经典诵读三百篇(下篇)》中的《孟子》部分。
2.由于是手工摘抄,如有差异以《经典诵读三百篇(下篇)》书为准。
六年级 名句集萃
一、节俭篇
克勤于邦,克俭于家。——《尚书》
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唐)李商隐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宋)司马光
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宋)司马光
二、友情篇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春秋)孔子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春秋)孟子
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战国)庄子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
朋友,以义合者。——(宋)朱熹
三、勤奋篇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战国)荀子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汉)张衡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唐)韩愈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宋)苏轼
四、合作篇
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周易》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春秋)孟子
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趋,同利相死。——(汉)司马迁
驷马不和,取道不长。——(汉)刘向
共舆而驰,同舟而济。舆倾舟覆,患实共之。——(南朝)范晔
五、真理篇
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汉)王充
一时强弱在于力,千秋胜负在于理。——曹禺
错误经不起失败,但是真理却不怕失败。——印度)泰戈尔
真理是时间的儿子——(意大利)达芬奇
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波兰)哥白尼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