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年菜:蒸鸡白菜(散文)

(2011-01-25 17:10:55)
标签:

昌乐县

蒸鸡白菜

黏粥

大叶

大铁锅

分类: 文安作品

过年菜:蒸鸡白菜(散文)

民俗纪事:蒸鸡白菜

刘文安

  说起蒸鸡白菜,相传始于清朝中期。鄌郚包庄有一举子进京赶考,适临过年的时候,村民为了表情达意,在欢送时特意做的这道菜,愿这位举子象“蒸鸡白菜”一样,蒸蒸日上,大吉(鸡)大利,举子果真考中。后为官,清政廉明,爱民如子,一生清白,深受乡里赞誉。此后这道菜就不断地流传,地域也不断扩大,在临朐和安丘北部也非常盛行。

  蒸鸡白菜是我们这边典型的过年菜,每在过年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准备这道菜。大白菜总在秋季最冷的时候采摘,主要是白菜一遇冷,就会紧紧地卷起来,于是由绿变白,像个硕大的杯盏,这样才更好吃。中国的老百姓对白菜有着特殊的感情,尤其在经济困难时期,面临一个漫长的冬季,是他们整个冬季唯一可吃的蔬菜。“百菜白菜香”,白菜是个热物。不酸不碱的,属中性菜蔬,适合任何人的胃口,一直被大众所喜爱。也一直是农家必备储藏,有的挖地窖藏起来,也有的挂在梁头上,或挂在墙上。取用方便些,平常日里,白菜可以腌成咸菜,白菜帮子咸菜就是下饭的就菜,至于炒白菜几乎是冬季常见的家常便肴。

  白菜有一百种吃法,爱怎么吃就怎么吃。可是临近年根的时候,家家会杀鸡蒸白菜,其实这道菜的做法并不复杂,简单易行。就是将宰杀的公鸡,最好是母鸡,洗净后放在大盆里,加上八角、葱姜等佐料放在二盆里,最后将白菜叶子一层一层地摆放进去,抹上用豆油、盐和葱姜调制的佐料。最后把整鸡盖起来。然后将锅里添上水,盖好锅盖,就可以用慢火耐心地蒸煮了。“煮的,熬的,不如蒸的”就是这个理。可是大多农家没有那么多的道道,就会用大锅直接煮,其实,煮鸡白菜也能达到蒸鸡白菜的品格,鸡肉鲜嫩味醇,白菜滑嫩清香,也吃不出个三六九来,反正味道差不到那里去。蒸鸡白菜出锅后,就放在一个大盆里,算是一道热制冷吃的凉菜。平日里,吃饭的时候就撕上一大碗,就着吃饭,比起白菜帮子和清淡的炒白菜,真是没那么好的。不过,鸡是一般不动的,总是留着,过了年用来招待上门的亲戚朋友的。谁也不用说三道四,那个年代还不是个缺,即便用来招待客人,也是很细作的,先把盘子里捞上蒸鸡的白菜条,才将蒸鸡撕成条条,零零碎碎的,象征性地放上那么一层。足以是一道很体面的佳肴,更多的时候,白菜被客人吃的一干二净,还不是香的入髓,凉的爽口,吃起来爽口不腻,百吃不厌,那真叫是一个舒服。

  没有不喜欢喜欢蒸鸡白菜的,那时候,冬季里一日三餐都离不开黏粥,黏粥一般是玉米面的,可能是简单方便,把搅好的玉米糊倒进锅里,烧上几把火就成了,主要是喝了也暖和。喝上一口黏粥,烫烫的,黏黏的,暖暖的,再咬上一口清爽的蒸鸡白菜,那是一份绝美的享受。有时候,嫌凉了,就把白菜搅进黏粥里,烫一下,吃的大汗淋漓,齿颊留香。每次我总是把肚子吃得圆圆的。

  年年做蒸鸡白菜的时候,我们都快乐的像小鸟,有抱柴禾的、有拿白菜的、也有烧火的,围在母亲身边唧唧喳喳的,满怀喜悦地充满了期待和焦望,盼望着快快蒸熟,能吃上香香的白菜。我生性贪玩,一会儿溜到大街上去了,不一会儿又溜了回来,看看蒸熟了没有。有时烧火的时候,我也跟着拉风箱,一边拉,一边心里急,时而看看火苗在锅底燃烧,时而看看锅里冒出的热气,心里却是美滋滋的,嗅一嗅,总能闻到一股股的香味扑鼻而来,使劲地嗅一下,简直像是蒸鸡入口,醇香在怀。好不容易等到蒸熟了,心里的那个高兴劲就甭提啦,母亲总是舀上一大碗,让我们围着吃。由于我的年龄最小,也是家里的独生子,母亲总是偷偷地撕一块鸡肉塞进我的嘴里,我会跑到外面慢慢地咀嚼,嚼起来很受宠、忒爱惜,也很细致。那鸡肉的品味,曼妙无比,一下子弥漫了整个的灵魂。

  那时候,鸡肉可以吃,对于我们这些孩子,鸡头、鸡爪之类的是绝对不能吃的。说什么,吃了鸡头,将来娶媳妇那天会下雨,吃了鸡血就满脸长麻子,吃了鸡爪更可怕,就是写不好字,潦草的像鸡爪子扒的。大人说的有板有眼,神乎其神,听得我们倒吸一口凉气。吓的我们不敢吃这些东西。后来才知道,那全是唬人的话,由于这些东西筋道耐嚼,也非常大补,是大老爷们的下酒极品。尽量不给孩子,孩子牙口不行,吃了也是糟蹋,再说那时候大人干活也累。至于鸡血,可能是个热物,不适合孩子吃,有一定的道理。不管怎样,小时候,有人给吃这些东西,也会严词拒绝,甚至反感、满是意见。想想这些有关孩子的食禁,是大人们的约定成俗,也是孩子们的共盟恪守,感到十分有趣。

  又想起,有一家蒸鸡白菜的,老婆领着孩子,还没到过年就把蒸鸡吃得只剩了个鸡骨架,结果被男人一顿好揍。这件事被村里说道了好多年,老婆也沾上了馋老婆的恶名。现在想起来,心里酸酸的,不是个滋味。有什么好说道的,孩子都处在发育、长身体的时候,吃点、馋点也无可厚非。也总是联想起一个母亲叫屈的眼泪,虽是物质匮乏,孩子想吃,爱吃,一个母亲又能怎么着。现在会有人鸣不平,吃了活该!谁叫你大老爷们挣不来,还打人。其实,怎么挣,哪个男人不期望老婆孩子吃好穿好,可是,一年到头的拼命劳作,还是个缺,缺的不明不白、令人心酸。

  现在蒸鸡白菜上了宴会的菜谱,有的还成了招牌菜。吃惯了煎炸烹炒,比较崇尚蒸制工艺,更何况鸡肉白菜相得益彰,有的还加上了山珍之类的。作为高崖的地方名菜,已列入了昌乐县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真的可喜可贺。

  附:

  昌乐南乡民间流行的一道菜肴,始于清朝,属全国独有菜品。

  主料:嫩公鸡1只、白菜1棵,配以适量的豆油、精盐、葱、姜、八角、香油。

  制作方法:将宰杀洗净的小鸡先用豆油里外搓匀,再放入葱丝、姜丝、八角、食盐,腌制约两小时,备一陶盆,将白菜切成大块,取一部分放入盆地,将鸡放入,再将其余白菜均匀排放在鸡上面,加上调料。锅内添水,将陶盆置于水中,盖好盖,微火蒸煮约两小时即可。

  特点:肉鲜味醇,滑嫩香甜,爽口不腻,凉热均可食用,尤以凉透装盘淋上香油,味道最佳。

 

 刘文安散文随笔

 儿时记忆散文系列

 那年那节散文系列

 民俗纪事散文系列

 散文随笔系列

 1、儿时看电视 

 1、春节记忆     

 1、隆重的葬礼 

 1、白浪河探源 

 2、儿时偷苹果  

 2、难忘过寒食 

 2、婚礼大吉

 2、红梅傲雪图  

 3、碾棚的追忆

 3、爽滑的入伏面

 3、洞房花烛  

 3、荷叶何田田

 4、老湾的记忆  

 4、甜蜜的仲秋 

 4、粗粮淡饭 

 4、明月何皎皎 

 5、去昌乐县城

 5、想起过生日 

 5、鞭炮声声

 5、竹影摇风 

 6、乡村的冬日   

 6、过年出门   

 6、蒸鸡白菜 

 6、雪花那个飘 

 7、九曲河的时光

 7、想起端午节  

 7、南乡炸鸡  

 7、春雨潇潇

 8、马驹岭的记忆

 8、辞灶在眼前  

 8、家乡的酒  

 1、麻辣黑将军

 9、想起农家小院 

 9、正月十五闹花灯

 9、儿时禁忌 

 2、杀鱼无罪

 10、义务劳动 

 10、百饭饽饽香

 11、二月二,龙抬头

 3对付乞丐有绝招

 10、童年游戏

 11、百肉猪肉香

  11、孝顺父母 

 4、粉红色的木槿花

 

 

网络物语散文系列

 5、圣洁的百合花

   

1、从此有了你 

 6、马驹岭的传说

 

 

2、飘雪的日子

 7、九曲河,母亲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