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女儿声口”为什么不好?

(2008-03-30 17:51:51)
标签:

杂谈

 

         “女儿声口”为什么不好?

 

 

       清陈廷焯《白雨斋词话》,我以为是有见解的词论,颇值一读。他持“沉郁顿挫”和“温厚”的标准,“温厚以为体,沉郁以为用”,衡论历代词家。他不像某些正统派论者那样鄙薄温飞卿,而是极度推崇,认为“飞卿词全祖离骚,所以独绝千古。菩萨蛮、更漏子诸阕,已臻绝诣,后来无能为继。”我很欣赏这些见解。

       但是,词话卷三有“叶元礼词直是女儿声口”一 条云:

 

        叶元礼词,直是女儿声口。如“生小画眉分细茧,近来绾髻学灵蛇。妆成不耐合欢花。”又,“蝶粉蜂黄拚付与,浅颦深笑总难知。教人何处忏情痴“又,“罗裙消息落花知。”又,“清波一样泪痕深。”又,“此生有分是相思”等句。纤小柔媚,皆无一毫丈夫气,宜其夭亡也。 

 

这很奇怪,既用女性身份说话,“直是女儿声口”岂不正好么?如果真正女儿作出“纤小柔媚”的词,是不是也要夭亡呢?

       他的意思显然是,要么描写男性“所欣赏”的女性,要么描写男性“所扮演”的女性,才不犯“纤小柔媚”之忌,只有这样才能解释。

    男性中心思想在这里清楚透露出来了。

    二○○八年三月三十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