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谈看不懂

(2007-09-05 09:15:39)
 

                         也谈看不懂

 

                                                        舒  

 

       2007年7月20日上海《文汇报》副刊《笔会》上发表黄裳先生的杂文《看不懂论》,编者加“附识”号召“展开积极的探讨”。我探讨不出什么,但确如编者所云,觉得黄文中许多话对于我来说颇有“代表性”。黄文说到某个“著名刊物”,他姑隐其名,也许我知道,也许我这只是谬托知己,暂且算我知道吧。且说这个刊物自从创办,我就经常投稿,大都能被录用。后来更换主编,有创办人之一对我说:新主编是有成就的青年学者,刊物可谓得人,但是不要办成学术杂志才好。当时我不太理解,觉得提高学术性也不是坏事嘛。接着看到新任主编的宣布,说是刊物过去太过于文人气了,今后要加强学术性云云。原来所谓学术性是和文人气这么不相容的,那么我过去是混在“文人”里面了。果然此后的投稿就大都不被录用,偶尔用上也压在极其次要附属地位。另一方面,刊物上的文章越来越读不懂,我才明白自己已经多么落伍,真是“一为文人便无足观”,不禁感谢这刊物的鞭策。可是,对这刊物反映“看不懂”的人也越来越多,并不都是“文人”,颇不乏货真价实的饱学之士。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就还是值得想一想。前天看到报刊上有人赞美冯友兰先生的文章,我颇有同感。冯先生的学问总该大家都承认,为什么他的文章就没有让人看不懂呢?拿来和某著名刊物上那些让人看不懂的文章对比对比,或许是有意义的。二九九七年七月二十二日,在北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