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呼唤“认证”标准
(2010-04-10 19:21:16)
标签:
传统文学网络文学网民点击率文艺评论辣评文化杂谈 |
分类: 博主的杂文 |
网络文学呼唤“认证”标准
网络文字自从标榜以“文学”之日起,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与传统文学的抗争,而眼下两大阵营的激战依然正酣。这表明传统形式的文学遭遇新型文化形态冲击的事实已无以回避;而“网络文学”作为新生事物,因为其能以便捷的途径直面大众、毫不拘束地呈现在世人眼前,深受欢迎,正显现着极大的活力。激战双方的根本分歧是:什么是真正的文学?网络刊发的文字算不算文学?传统作家们奋力悍卫文学固有的水准,指出所谓网络文学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险些就百分之百)都是垃圾;另一方面,正在网络上大展宏图的写手们,以网民点击率作为最权威的标准,认为既然点击率高,就说明大众喜欢,既然大众喜欢,那它就是文学!
实事上,传统文学和“网络文学”并不能完全做到相互否定,彼此死磕也是没有必要的,虽有区别,却罪不至死。说明白点,它们之间主要是向读者呈现的时机和品质的成熟度不同。传统文学作品必须经过报刊杂志、出版社的发表、出版,才能与读者见面,问世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已经受编辑所掌握的文学标准的筛选,门槛较高;而目前所说的“网络文学”是什么情形呢?只要网民写出来了,就可以上传到网上(网络编辑是不可能认真审核如此大量文稿的;以帖子的形式上传,甚至不给编辑审核的机会),并迅速与读者产生互动、交流,丝毫不受纸质文学报刊编辑的冷落和藐视。在广大网民看来,这种感觉真是太受用了!同时,写手和读者们无需花钱去买书籍,就能阅读到大量的“网络文学”作品;更令人酣畅淋漓的是,每个网民都可以实现“作家”梦,只要能捣弄出文档来,就能去发表当“作家”,多数还会被比一个“著名”传统作家多得多的读者追捧,致使传统作家曾经的光环在他们眼里荡然无存。
从这里不难看出,把上传到网络上的文字一应称为“文学”,显然是不妥的。单从“文学”这个概念来看,它不仅是文化的外部表现形式,也是一门学问,更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人文理想,所以它必须具有被时代认同的艺术水准;而网上的那些文字却没有经过任何标准的度量,质量悬殊、观点错乱、态度模糊、章法无序,如此等等,不一而足。即使在同一事物面前,有骂娘的,有歌颂的,有漠视的,如果一概都荣归文学范畴,那“文学”的内涵还存在吗?就象把一堆没有加工的矿石归属于金子,那人们还能感受到金子灿烂的光辉吗?当然,片面地说网上的文字都是“垃圾”,显然又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了,仅在与我有联系的人当中,就有很多上传到网上的作品是非常精美的,姑且把它们称为文学,是当之无愧的;但有很大一部分网络文字的确与文学格格不入,有的还根本不懂什么是小说,却在那个自由天地大展身手,实际上其艺术性和思想性都得从头锤炼。所以,我们不妨把所谓的“网络文学”作品称为“网络文稿”,这也是我称之为“网络文字”的理由,它们应等同于传统文学报刊编辑部收到的那些文稿,有待于用某些标准去确认。已自居为网络作家的人读到这里不要不高兴,这个认证是必须的,并不取决于你愿不愿意;即使已问世的传统文学作品,也一直经受着确认,有些艺术性、思想性不高的作品,因为编辑的水平有限,或出于某种偏好,尽管被选中发表、出版,也很快在一片骂声中销声匿迹。
这样一来,很显然,网络文字要真正成为文学,必须有一套标准来认证。那么这套标准是什么呢?当然不仅仅是网民的点击率,这个社会进步的速度让人心跳,但因为网络无与伦比的优势,也使无聊和低俗无限澎胀,人们无法不因为“ 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这样的文字都能赢得惊人的点击率,而对“点击率”感到失望,由此我们也能看出网民上网的趣味选择,可以说,很大一部分网民的态度是靠不住的。至于这套认证网络文学的标准及执行者究竟是什么、是谁?是某个机构?还是一帮权威人士?抑或是懂得文学的网民代表?我说不准,总之,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它们会慢慢出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