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南招教特岗经典真题(7)
一、单项选择题
1.教师运用实物与教具进行示范实验,指导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是(
)
A.练习法
B.演示法
C.实验法
D.发现法
2.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源泉是(
)
A.认知
B.需要
C.客观现实
D.个性
3.皮亚杰认为,儿童在7岁以后认知水平就进入到(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
4.初三学生李某学习成绩落后,班主任经常在课堂中对其进行辱骂、体罚甚至赶出教室,在期末考试中李某的成绩有所提高时班主任却称其作弊。该班主任侵犯了李某的(
)
A.人身自由权
B.人格尊严权
C.学习权
D.公正评价权
5.以下现象涉及到感觉对比现象的有(
)
A.吃过黄连再吃蜜时,蜜更甜
B.红花还得绿叶衬
C.从冷气房出来觉得外面更热了
D.持续一段时间看灯泡,忽然间关灯还会有影像
6.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教书育人体现的教师角色是(
)
A.传道者
B.管理者
C.研究者
D.授业解惑者
三、判断题
7.正确的班集体舆论对班集体的每个成员都有约束、感染、同化、激励的作用。( )
8.用红笔划出书中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理解性特性。
( )
9.知识学习的过程包括知识的获得、保持和巩固。
( )
10.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倒“U”型。
( )
参考答案:
1.【答案】B
【招培教育名师解析】:本题考查演示法的概念。
2.【答案】C
【招培教育名师解析】:本题考查心理的本质,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3.【答案】C
【招培教育名师解析】:皮亚杰认为,7-11岁属于具体运算阶段。
4.【答案】BCD
【招培教育名师解析】:班主任对学生辱骂、体罚侵犯了人格尊严权;赶出教室侵犯了上课学习权;称其作弊侵犯了公正评价权。
5.【答案】ABC
【招培教育名师解析】:不同刺激作用于同一感觉器官,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对比。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A选项是继时对比,B选项是同时对比,C选项是继时对比。D选项是感觉后象。
6.【答案】AD
【招培教育名师解析】:传道者是指教师负有传递社会道德的使命,即育人;授业解惑者指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即教书。
7.【答案】√
【招培教育名师解析】:约束、感染、同化、激励是正确的班集体舆论对班集体成员的积极作用。
8.【答案】×
【招培教育名师解析】:用红笔划出书中重点是利用了知觉的选择性特性。
9.【答案】×
【招培教育名师解析】:知识学习的过程包括知识的获得、保持和提取。
10.【答案】×。【招培教育名师解析】: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http://s13/mw690/001mU7D7zy7f6JrTXMU1c&690
http://s1/mw690/001mU7D7zy7f6JssqAg70&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