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作家邓心
作家邓心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30,508
  • 关注人气:15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民目击》与李某某案同年上演,是偶然还是历史的必然

(2013-10-06 15:49:57)
标签:

全民目击

李某某案

教育

分类: 原创

   《全民目击》与李某某案有太多相似,同样是富二代受审、同样是父辈不惜一切代价要给孩子一个清白和自由的青春年华,那些律师运用舆论站并且雇佣网络水军的桥段实在是意外的替我们恢复了李某某案的某些幕后场景。

正待搬着小板凳去看律师与公诉机关的庭上好戏,一切却急转直下,主角变成了除了法院之外的所有人和所有事,用全民目击、全民参与的方式全程参与,但真相永远沉入深渊,成了没人愿意追究的问题,正如孙红雷顶包入狱后对律师说的那句台词:“这才是大家都满意的结果,不是吗?”

 

的确,这个世间有一种大家都满意、符合最大多数人预期的结果,尽管这一切与真相无关。电影的虚构在于富二代出狱后,律师会细心的送上一张纸条,告诉她:“爸爸用生命换来你的自由,不是为了让你偷生,而是让你重生。”

电影更制造出一个“龙背山”的故事,一反“郭巨埋子”式的愚孝传统,以老龙王代子受过,并以此将儿子后半生的行为都规范在“龙背墙”内,隐喻了一种有别与中国最传统的“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理念:用父辈的大爱感动孩子,让他自己完成对生命的救赎和反思,因为我们都曾年轻、都曾冲动,都曾不经世事,如果将一个犯错的孩子一棒子打死,给与最严厉的惩罚,无论是死亡还是将孩子与一帮更坏的人监禁在一起,事实上,人生关键几年的经历都会毁了孩子,让他们在更漫长的后半生生活在无形的心理压力下,最终爆发,做出更具有杀伤力和社会影响力的负面选择。为了让孩子在最美好的年华经历最美好的事,影片里的父亲不惜一切代价,甚至不断制造伪证、决绝固执的影响着审判的进展……这位父亲是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和喜爱的,但这基本是个通童话,同样的故事发生在现实世界,但观众的反应是高声断喝,一至咒骂。

 

实际上,对孩子和青少年的宽容是对社会财富的尊重,我始终认为,这个世界上最的大财富就是孩子,善待孩子,用正确的观念养育一个有创造力的孩子才是对于一个家庭甚至是对于这个世界最大的一笔财富,而毁掉一个孩子(无论是别人的还是自己的),或者任凭孩子堕落,这并不是一个减法的问题,而是一个问题的N次方,是一系列问题的开始。

这个应该被视为全世界最大问题的家庭教育问题,事实上在中国人的日程安排里总是被放在相对次要的位置,要么根本没时间管、没时间陪伴,要么抓紧仅有的一点时间粗暴的用棍棒教育将孩子硬生生拉回到自己设计的人生轨道上,稍有不从就用几千年前的父子君臣那套陈腐观念压制……目睹了太多对生命和才能的浪费,甚觉心痛,依然坚定的觉得:每个人的心里有一亩田,用它来种什么,就会收获什么,所以当我们为房子的大小斤斤计较的时候,应该好好考虑,我们有没有忘记耕种那片将制造奇迹的“一亩田”。

 

为什么《全民目击》与李某某案、韩磊摔婴案、乐燕饿死幼童案同年上演?这并不是偶然的巧合,与经济危机、房价飙涨等等公众最关心的事件相比,一个更关键的事情正在浮出水面:中国的家庭教育问题在过去的若干年里早就出现了系统性的危机,但这个危机几十年来少有提及与关注,在我的记忆里,也只有1993年一篇关于中日青少年的报告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在这一领域稍有建树,当时“小皇帝现象”震撼全国,也的确引发了全民反思,在那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小皇帝”、“小公主”们也的确从溺爱教育的怪圈中摆脱出来,令素质教育这个话题成为学校和家长反思和身体力行的必修课。

二十年过去了,关于教育的反思和研究并没有突破《夏令营中的较量》之后带来的变化,事实上,时隔几年,人们就忘记这个曾经轰动一时的讨论,人们开始热衷于下海,热衷于买楼、热衷于消费奢侈品,但我们最最重要的资源和关于未来的思考却被抛诸脑后,当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长大,他们年少轻狂、他们自私自利、他们没有边界……李某某案、韩磊摔婴案、乐燕饿死幼童案背后除了都反映出教育、尤其是家庭教育的缺失外,还展现了更残酷的另一面:在童心面前,上帝是公平的,没钱的不快乐,有钱人也并不快乐。金钱营造不了真心和真情,无论是为了生计奔忙无暇顾及子女教育的穷人,还是为了某些光荣的、高尚的任务无法顾及子女教育的富人和能人,他们的本质都是一样,没有谁比谁更高尚。

 

有时候我对未来难免悲观,因为在三十年的经济腾飞面前,我们除了付出了环境恶化的巨大代价,我们还丢掉了一代又一代本该纯洁美好的童心,不但我们的家庭教育缺少关于生命和价值的正确判断,就连学历教育我们也并不乐观,昨天仔细阅读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时候偶然发现,在我们那张含金量不高含水量不少的文凭背后,更严峻的事实是,当我们庆祝第64个国庆的时候,我能看到的数据是,全国13亿人口里,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仅仅占总人口数的10%,在文凭和内心的两个层面来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背后的大问题都将在日后不断涌现,总有一天就像人们必将直面“癌症村”背后的环境问题一样,累积到一定的程度,人们将不得不直面我们的教育问题,在人心、人类情感公序良俗方面,我们的教育遭遇了比环境问题更大、更紧迫的大问题,只是我们还没有直面而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