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形的牌坊

(2014-01-16 15:51:03)
标签:

不断

边想立

常识

犄角

中国社会

杂谈

分类: 世事评说————活着的明证

中国有一句话,叫做“既想当婊子(这两个字不好,下文全用**代替),又想立贞节牌坊。”首先声明,我无意对任何人有任何的伤害,即使是从事特殊职业的妇女,她也有她存在的道理,也有她的快乐与艰难。第二,我不赞同这句话,因为这句话里面有歧视,歧视是不好的事。第三,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虽然行当一样,但是,进入这个行当的许多事实却不能古今一概而论。第四,如果把这句话用作一边做着丑恶的勾当、一边却在标榜干净的骂人的话,其准确度、恶毒度都十分充分,所以,仅用来骂人,这句话够力度、够解馋,在气急败坏的时候,仍有许多人在用,可见其生命力的强大。今天用这句话,是基于以上四点考量,先请各位看客知晓。

中国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所谓的全新时代了。“牌坊”作为历史的遗迹、作为古老的词汇、作为骂人的言语或存在于某地的街头巷尾、或存在于书籍文献的字里行间、或挂在普通大众的嘴边。前清之后,许多牌坊已经在革命中成了碎石。还有一些牌坊,被以莫须有的原因移除。授名节、建牌坊,在新时代已经完全看不到了。但是,有形的牌坊没了,无形的牌坊的建立,却没有一日不在进行。每一天,不知有多少人在做“既想当**,又想立贞节牌坊”的事。

在社会的一切底线都成了钱的时候,做什么,对大众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赚得到钱。衡量一切的标准,也就一个字——钱。在这样的情况下,凡是进过染缸的人,出来没有清白的。既然制度让大家有机可乘,那么,大家都应该面对这个被染过的现实。可是,偏偏不是这样,许多人都有“牌坊”情结。有些人,是一边当**,一边想立贞节牌坊;还有一些人,是当过**之后,天天还想立贞节牌坊;试想想看,中国的新贵们,不论是权贵、钱贵还是其他的什么“贵”,只要是和体制有染,能够“暴发”的人们,哪一个不是“交易”的结果。在钱衡量一切的情况下,钱可以让你变“贵”;但是进过染缸之后,就很难洗白。大家都心里明得跟镜子一般,为何还要自己给自己树碑立传,自己给自己建无形的“牌坊”?

自建牌坊者,最恶劣的有三种:一种是所谓的学者;一类是商人;一类是权贵。

所谓的学者,所谓的专家教授,在今天的中国,这些头衔已经不是什么可以炫耀的资本,而是成了反面:要么是戏谑时的调侃之词,要么是骂人的愤恨之语。这些人,一边享受着体制内的优厚待遇,一边装作要和体制决裂的样子。这种形象,让人想起鲁迅先生对哈巴狗的描述:像猫,其实是狗,骑墙等等。起初,当这类人起来有所言语的时候,大家还以为他们是站在真理与民众一边的,后来,他们表演的太多了,人们也就渐渐明白,原来这是最恶质的一伙。他们的所作所为,不是为了知识分子的良知,不是为了读书人的社会责任,而只是为了给自己立个“牌坊”。

关于商人,大家一直的印象就不怎么好,所以,人们对商人的期望不高,要求也就不怎么苛刻了。不论你是“奸巧”得利也罢,不论你是“寻租”盈收也好,在钱是底线的社会中,只要你能赚得钱,大家都认为你是好的。我想,这应该满足了吧。可是,就有许多商人不满足,就一直要为自己立牌坊。叫嚣的声音大了,就有人开始对商人们不满了。于是,有些商人出事了,有些商人的先人被拿出来晒了。想想,如果不是因为有背景、有靠山、有空间,如果不是因为“有交易”,怎么会有那么风光。只要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黑染缸里面没有可以洗白的人、事、物。

权贵们向来是口是心非的,我们家乡有一句土话,是这么描述这种情况的“口里念着弥陀佛,怀里揣着牛犄角”。权贵们的恶,在于他们以立牌坊的苛刻标准来要求普通民众,自己却一直在干**的营生。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大家自己想象。

因为染缸的作用,已经使得太多人变黑,想洗白实在有些困难,于是,总想着在可以表演的场合显露自己“贞洁”的心灵。

    石牌坊不多了,无形的牌坊还在不断地建、不断地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