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发情与发疯

(2011-06-24 14:34:01)
标签:

杂谈

分类: 世事评说————活着的明证
发情与发疯
李敖是个老顽童,别人怎么看他,与我没有关系。当代人物里面,他是我关注和喜欢的一个。他的睿智与深刻,可能与他早年的历史研究与训练有关。我说过了,他的嬉笑怒骂之中,包含了太多悲天悯人的成分,只是在中国,无论是海峡那边的台湾,还是海峡这边的大陆,没有多少人认真思考他的言论的深层,大家都把眼光投注了到了他与身体器官有关或者与感官意象有关的词汇上。
有一天,他告了一个人,惹起了很大的轰动效应。结果是“李敖来了”,他这么聪明的人,有时候也很糊涂,他希望那些明星们通过自己掌握的话语权,教化民众。或许我的表达不够准确,但是大体就是这个意思。他这样做的效果可想而知,无功!
之所以说李敖的事,就是想说,我们要教化民众,必须知道我们所处的是一个怎样的时代,我们面对的是怎样的民众。如果没有前提,就不能“知人论世”了。
那么,李敖所要教化的民众,是怎样的民众?民众所处的时代,又是怎样的时代呢?
依我所见,这个时代,是一个“发情与发疯”的时代,这个时代里最具代表性的群体构成就是“发情”的与“发疯”的。
各种因素的交织,导致了整个社会的异化,社会的风气是诡异的,是变态的。至于这里面的诡异与变态如何表现,身处在这个社会之中的人,多少都会有些切身体验。就拿媒体来说,要么是刻板的教条;要么是充斥明目张胆会或隐晦暗示的色情;要么是不辨是非曲直的无边际谩骂……这种诡异与变态,总结起来就是两个词——“发情”与“发疯”。
社会层面的“发情”与“发疯”导致产生了两大代表性群体——“发情”的与“发疯”的。
先说“发情”的含义,这里的“发情”,并不限于动物性的生理需求的表征,并且包含与此表征类似的所有现象。
再说发情的群体,这一群体包含两个阶层:一是权贵阶层,一是钱贵阶层。
权贵阶层以政治话语为其掩护,把发情进行到底。许多权贵们的表现,是在政治掩护下,对其欲望的书写,从最初愚昧的“万岁”到现今的“为民”,莫不如此。
钱贵阶层,是权贵们的隐性羽翼。他们利用掌握的资源与话语权,毫不掩饰,赤裸裸地在公众面前不断地发情。李敖希望明星们所做的“教化”民众的事,是一种空想。首先,明星属于钱贵阶层,他们在乎的是钱,而非其他,其次,只有公开展演发情的伎俩,明星们才能受到异化社会下的发疯民众的追捧。
第三,说完发情的群体,再说为什么发情会有市场。权贵们发情的市场是天然的,因为他们具有绝对的话语权,这个市场是最奇怪的市场,做不做交易,都得付钱,权贵们都有钱赚,都可以得到巨大的物质利益。所以,市场的运转是不愁的。
钱贵们的发情市场,是社会造就的。首先,社会造成了大批民众的欲望失落,没办法满足自身,只能看别人表演,大概和看A片是一个意思。
发情的权贵阶层与钱贵阶层,完全掌控了整个社会的脉动,他们发情的结果,就是直接导致了大量社会民众的发疯。
权贵阶层与钱贵阶层是这个社会话语权的主导者,他们拥有绝对的话语霸权。他们利用手中的资源,不断愚化民众,弱化民众对社会、人生的思考能力,直接导致了大量民众的发疯。
首先,媒体的资源全部为权贵阶层和钱贵阶层所独占,这种独占,使得他们的发情表演成了媒体唯一的主题,民众根本就没有选择的空间和自由。权贵阶层与钱贵阶层一直在利用这种资源强奸民众。书籍、电视、报纸、网络等等凡是可以传达讯息的资源,只要你接触,你就无法回避这些媒体内容中的发情表演。这种表演,是民众发疯的最底层的因素。
其次,权贵阶层和钱贵阶层的发情表演为时已久,长时期的侵染,已经严重毒害了大量民众的身心,发疯的因子已经深种在他们精神的底层,没有渠道去发情,随时都会发疯,随时都在发疯。
第三,物质因素的侵害。权贵阶层与钱贵阶层运用他们的权力与金钱,制造了社会良知的泯灭、制造了社会正义的缺失、制造了社会分配的严重不公、制造了许多众所周知的恶行与劣迹。大量民众的物质利益被严重侵害,但是,民众没有可以申诉的空间和解决的途径,这就直接导致了民众的发疯。
面对如此的社会现实,李敖所谓的“教化之力”首先是一种空想,权贵阶层沉迷于发情,钱贵阶层只有不断发情才能引起民众的关注,才有可以得到丰厚红利的市场。所以,寄望明星“教化”民众是天真的、无法实现的。其次,民众已经习惯了权贵与钱贵阶层的发情,换了口味,大量民众会很失落,因为他们无法疯狂起来,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发疯。
发情与发疯是社会的现实,这是一种危险的征兆。
历史上,多少发情与发疯的社会都导致了严重的灾难,殷鉴不远。但愿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泥絮禅心
后一篇:無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