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安阳“曹操墓”考古队的鸭霸心态
(2009-12-29 12:56:15)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世事评说————活着的明证 |
河南安阳“曹操墓”考古队的鸭霸心态
2009年12月27日,先是从一河南籍同窗的口中得到了“河南安阳发现曹操墓葬”的消息,当晚,在电视的新闻中再一次得到了证实。
查询《凤凰网》,2009年12月15日9点45分时,已有一篇题为《是不是“曹操墓”:权威专家论证安阳出土文物》,当时,并没有注意到这一信息。
记得幼时,父亲给我讲故事,曾经提到过“72疑冢”,与“埋骨河底”的魏武轶事。对于曹操其人其事,多少有点印象。之说以说这些,就是先要向“专家学者流”交个底。我只是一个没有多少文化的乡下人,没学过考古知识,也没有去过河南安阳进行实际调查,我只是随便说说,也不知道“炒作”是怎么回事,也不会稀罕“专家学者流”的“不屑”或“回应”。
早上,看到《凤凰网》里《曹操墓证据遭质疑 考古队领队不屑回应》的新闻,对于考古队的鸭霸心态,我感到有些可笑。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时代,在这个正真意义上的知识分子日渐式微的时代,谈学术有点像在讲天方夜谭。但是,既然“学者专家流”给自己的考古工作打上了“学术”的幌子。我不得不首先强调一下学术所应必须具备的严谨性。对于重大的研究发现,没有足以说服学界的证据,就不要言之凿凿地定性。关于“曹操墓”的六大证据,不要说当今的一些“专家学者流”无法认可,就连我这个乡野之人也觉得可信度欠缺。
为什么“曹操墓”一出,网友们就马上和“周老虎”事件挂上了钩。堂堂的“专家学者流”竟然和造假者成了一丘之貉?首先暴露了这个时代,人们对“专家学者流”的轻视;其次,从深层次看,由于各种势力出于种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在背后操弄各种公众事件,已经给这个社会造成了极大的不信任危及。“专家学者流”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表面看是在肆意践踏“学术严谨”的原则,其实是在侮辱自己的尊严,降低自己的人格,磨灭自己的公信度。
在相关问题还有待进一步厘清的情况下,就马上定论,这种汲汲于名利的作为,不让人产生质疑是完全不可能的。是不是又是“学术任务交差”?是不是又是“学术政绩工程”?在“专家学者流”自己不争气的现实情况下,您们自己不以德服人,以理服人,以事实服人,老是想着杜天下悠悠之口,虽然学术已经官僚化,但是,您们终究还披着“学术”的外衣呢!
我不是做学术的,也不懂得学术道理。但是,学术讨论对于学术工作的重要性,“专家学者流”应该是十分清楚的吧。就连我这个乡野之人都知道,每天中国都有数不清的“学术会议”在召开。“讨论”应该是“学术会议”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吧!既然如此,“曹操墓”的问题是历史中悬了千百年的案子,为什么就不能讨论呢?就个人浅见,对于“曹操墓”的发现,“专家学者流”首先应该面对的是“问题”,而不是“人”。您们应该解决的是证据是否经得起推敲,事实是否可以让人信服;而不是不辨“问题”,先看“人”,专业“火候不够”不一定“问题”就“火候不够”,是不是?
就连我这个乡野之人都知道,现在“做学问”讲求多学科联合研究,到了您们这儿,就要不需要吗?考古学上不也会采用碳元素测定年代吗?难道“不是考古专家”的化学家对于考古年代的确定就没有发言权了吗?
历史、考古、文物鉴定不是一个专业,但是至少在对历史知识积累方面的要求是一致的。难道历史学家、文物鉴定者因为不是考古专家、抑或“火候不够”,对考古问题就不能发表意见吗?用河南安阳“曹操墓”考古队鸭霸的原理,文物鉴定者也可问问他们:“您们的文物是‘鉴定专家’的鉴定吗?您们文物真实性有多少?您们的文物鉴定‘火候’就炉火纯青了?”
人家对您们质疑,您们就说是在“炒作”,您们在事实还有待继续厘清,问题还有待继续辩驳的时候,就信誓旦旦,您们有没有问过自己,“是否有炒作之嫌”?
没到过现场,可能是个事实。但是历史知识的积累,他们至少可以从自己认识的角度发表一些意见。假如,您们给出的证据里面有普通人都可以看出的常识性缺失,任何人都可以质疑,不需要“火候”。
如果您们的历史知识积累不够,或者欠缺科学研究的能力,即使天天埋在现场,也只能得出一些错误的结论。
学术是千秋万代的事,您们作为“专家学者”,如此态度待人处事,抛开成果不论,品德的低劣就足以让人生厌了。亏你们都还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不怕教坏小孩子?
考古队的鸭霸心态,其实是当下“知识分子群体”心态官僚化的一个反映。
奉劝一句:收起你们的官僚心态,让学术的回归学术。
祔:《凤凰网》报道
河南安阳曹操墓证据遭质疑考古队领队称不愿回应
2009年12月29日
06:18新民网【大 中 小】
……
考古队长:他们不够火候
对此,安阳曹操墓发掘领队潘伟斌在接受河南媒体采访时说,这些人没到过现场,也没有调查,这样说没有丝毫根据。
“你问问马未都手里有没有曹操墓的石碑,如果他拿到了,鉴定了真假再说。”潘伟斌认为,一些人之所以质疑,是想借曹操墓炒作自己,“马未都是搞鉴定的,不是搞考古的。人大那位(专家)也不是专业的考古人员,国家为什么不请他们当考古专家,因为他们的水平还不够火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