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王宝钏(三)
这么多年来,人们为什么对《王宝钏》喜爱有加?我看,这里面未必没有意淫的成分。
千百年来,高门秀户里的千金,乡野村夫谁个能得见其玉颜娇色?不要说箪壶卖浆、贩夫走卒见不着,便是他们的表兄弟也难见得其真姿天香。
今儿个,丞相之女,忽然间抛撒绣球,打中了讨饭的乞丐,不但不嫌弃,还非嫁他不可。这就给做白日梦的人许多惊喜,给梦想天开的人,在精神上无限的安慰。
相府的千金,原本是在钟鸣鼎食中度日的。而今,观众看到的,是一个在贫穷艰难中煎熬的妇人。她的生活,与常人无异,甚而不及周边的民众。栖居寒窑,便是委身于社会的最底层。
大众看到了希望看到的,大众看到了曾经不可能看到的。这样,他们就心满意足了吗?没有,完全没有。
所谓的知识分子,常常喜欢以自谓的聪明与高雅来下观常人,以此来自抬身价,以此来张扬自己的与众不同。其实,这是无知与可笑的。民众虽然没有品风赏月的所谓雅趣,民众虽然没有所谓的理论、框架之类的大帽子。但是,民众自有他们判断是非的逻辑和标准——这“逻辑”和“标准”是隐于生命底层的,无须显摆,一举手、一投足间自然运用。
相府千金为什么会下嫁乞儿?
道学家有一说,民众又有一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