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且说王宝钏

(2007-04-30 20:31:14)
分类: 无法归类————自然的灵动
    且说王宝钏(一)
 
    终于可以坐下来拨弄文字了。这一阵子很忙,闲下来时,也只是想着好好休息。那些个愁呀、恨呀,情呀、怨呀……的“劳什子”都不知跑到哪里去了。看来,闲愁都是没事人才会有的;看来,幽恨皆是无聊才会生的。
    改不了习气,虽然没有动手,心里多少总是牵念着的。
    思绪很乱,没有新的涌动,也只能整理曾经废弃的残障断句了。
    打开电脑,听了一段秦腔,就想着写写秦腔吧。在镇江时没有写完的王宝钏还在那里“横陈”着,补了这一篇再说。
 
    《王宝钏》这戏,是秦腔中的一大名剧。在我,对秦腔还是一片懵懂的时候,就已经知道“王宝钏”这个名字。儿时的歌谣有云:
    王宝钏,实可怜,提个笼笼把菜挖(我们的方言读wan)……
  在乡人的心目中,“王宝钏”是可怜与贫穷的代名词。对于世事,那时我还不明了,就只知道王宝钏是贫穷的、是靠挖野菜充饥、度日的。其他关于她的一切,甚是模糊。
    后来《五典坡》(也有称《五家坡》的,京戏就是如此)看得多了,才对王宝钏有了一点最初的印象。
    《三击掌》、《探窑》、《别窑》等,都是关于王宝钏的名折。秦人喜好秦腔者,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渐渐地,戏看得多了,王宝钏的仪态也完整了。曾经,在我的头脑中,她的形象如此:
    那是一个不会嫌贫爱富的女子——愿意与乞讨者成婚
    那是一个一诺千金的女子——彩球既中,便誓死不改
    那是一个叛逆的女子——为夫君而不惜与父亲决裂,愤而击掌为誓,恩断义绝,搬出相府
    那是一个从一而终的女子——十八年苦等丈夫,而坚定不移
    那是一个耐得清苦的女子——十八年,在艰难困苦中度日,清贫中,只能靠挖野菜充饥
    那是一个守身如玉的女子——姐丈魏虎几番苦苦相逼,她不为势屈,不为财迷
    ……
  就是这样的女子成就了一段佳话。至今,仍让许多人在细细品味戏曲的同时,欣赏着她的传奇人生。
    我是以男性的身份写这段文字的,对于那些有“女权癖”的人士而言。我上面关于王宝钏的文字,大约会引来一些板砖和唾沫。
    各位看官,你且弄明白了,上面的“王宝钏形象”只是我曾经的印象,后来的改观且听我徐徐道来,您先别急着下结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在活我自己
后一篇:且说王宝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