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独破庐说佛

(2006-11-08 07:18:58)
分类: 奇思怪想————三界的外面
独破庐说佛
 
    独破庐说佛
 
    曾经,随祖母礼佛数载,在年少的时节。每晨早起,洗漱,焚香,烧纸,念诵祖母教授的“佛经”。那时,不知所以礼佛者,是否有成年人之想:求功名,求利禄,求解脱,求升登。。。。。。仔细想想,应该是没有的。童稚的心,未受沾染,对人世间的繁华纷扰,尚不明了。要说那时的心境是大空明的,我自知非“金禅子”转世,此说似乎太不合情理,也太过夸张。今日猜想,大概其时是混沌初开,一片模糊罢了。因为爱祖母,所以爱祖母终日礼拜的佛陀;因为听祖母讲因果,讲善恶,讲轮回,讲地狱的阴森可怖,讲西方极乐的一片光明,故而敬畏。因为敬畏,所以虔诚。而今回首,常常为自己的毅力,为自己的坚持,为自己的虔诚向佛之心所感动。
    有此一段因缘,即便是多年不问佛事,佛亦常在胸中。
    曾经有一段时间,希望通过参心禅而悟人生之道。我所力图一悟者,亦非成仙升登,只求除众烦恼,得大解脱,不为红尘俗事所牵绊,不汲汲于名利,不为情事缠绕。然生性愚钝,慧根不深。只歇脚于灵山脚下,闻得十方三世,万千佛国的法鼓齐鸣,雷音震耳,而终难进一层,亲聆法旨,体味天花乱坠、顽石点头的妙境。得见世尊拈花,迦叶微笑,在我,终成梦想。
    自是,便开始了凡俗的生活:饿来吃饭,困了便睡。只愿法由心生,不再外求。礼佛之事,我久已荒废,幸得母亲逢年过节,不忘在佛前燃清香一拄,我的佛堂才不至于冷清。
    我之不悟,亦情理中事。
    佛得一悟,经百千万劫方才通透。
    释迦牟尼本尊未成佛前称悉达多王子。悉达多弃世出家,为了寻求解脱,除自身烦恼,度芸芸众生,想尽了各种办法,用尽了全部智慧。
    悉达多为得众妙之门,曾行苦修之法。与五人立誓,结伴修行,终日不食,以便在痛苦中参悟,饿得骨瘦如材,如是者六年,终而无果。南传佛教有“饿佛像”,如有缘一睹,见佛之前心贴后心,肋骨尽露,大约可猜得我佛当日修行之苦。
    这一次肌肤之苦,几丧悉达多之命。
    悉达多终而放弃此道,欲另寻他法。于是入河洗沐,净身之后,体无余力,几为河水冲走,幸得岸边大树垂枝施救,方才度过此厄。
    悉达多上岸之后,一牧羊人见其可哀,以乳麋相赠。就在食乳麋的一霎那,悉达多得一念想:
    “如是等妙法,皆由饮食生。”
    悉达多得此一悟,不再行苦修之道,而同修五人以为其叛前誓,忿而离去。
    悉达多若无此悟,以前的修行皆化为灰,以后也无法度芸芸众生。
    悉达多得此悟,方自度,后始度人。
    悉达多得此悟,为期六年,历尽劫难,几丧性命。
    “如是等妙法,皆由饮食生。”仅此数字,看来简单,修来不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独破庐诗作
后一篇:秦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