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把《师说》差不多讲完,但心里不踏实。我把内容讲了,结构梳理了,学生跟着板书能背诵了,就这样完了么,如此经典的一篇文章?
我突然意识到,多少年讲下来,我都在文章外围打圈,没有进入文章核心。哪怕写作背景,我也三言两语处理完毕。我没真正认识到文章的价值,无法引领学生进入有价值的内核。我处理过于简单,总是把背诵全文当作重点,只因考试喜欢出里面的句子,于是舍本逐末,买椟还珠。很惭愧了。
于是我昨晚思考了三个问题:韩愈到底是怎样的人?写《师说》一文的价值何在?为何用如此简单明了的结构与言语?不想不知道,一想真心吓一跳。原来我真真的一直在《师说》外围自娱自乐,还引导学生自娱自乐不自知。
韩愈是怎样的一个人呢?这样的人为何写《师说》这样的文?
《旧唐书.韩愈传》记载:“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答李翊书》说:“始者非三代两汉之收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韩愈的世界观自幼就是在儒家学说的熏陶下形成的,成为孔孟之道的忠实信徒。欧阳修说:“韩氏之文之道万世所共尊,天下所共传而有也”。
韩愈是一个为文不说空话,为官不说假话,为政务求实绩的传统文人,这在封建时代难能可贵。韩愈是言行一致的人。他在政治上高举儒家旗帜,是个封建传统思想道德的维护者。传统这个东西有两面性,当它面对革命新潮时,表现出一副可憎的顽固面孔。而当它面对逆流邪说时,又表现出撼山易撼传统难的威严。所以面对唐代当时社会上蔓延的不正之风,“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士大夫之族不从师,“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刚直的韩愈开口了,借助李蟠的事情,写了一篇扔向士大夫之族的从师檄文。我们都知道在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有官可做。而平民子弟却要付出无数艰辛才能敲开为官大门。以韩愈为例即可知晓。韩愈出身小户,考进士三次落第,第四次才中进士,在考官时有三次碰壁,乌纱帽得来不易。按说他该惜官如命,不该过多批评逆流的,但中国知识分子的传统,以国为任,以民为本,不违心,不费时,不浪费生命。他站在平民立场不得不说话,还要把话说到世人心坎里去。从柳宗元《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的一段话里我们可以看出说这样的真话后果很严重,但他说了,写成了文字,让更多的平民看到,甚至2000多年来影响至今。柳宗元说:“由魏晋氏以下,人益不事师。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因抗颜而为师。世果群怪聚骂,指目牵引,而增与为言辞。愈以是得狂名。居长安,炊不暇熟,又挈挈而东,如是者数矣。”由此可见,韩愈作《师说》,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的观点,非常难能可贵,为此文受到很多嘲讽与不公待遇,但他说了,也承担了后果。韩愈的《师说》,是唐代平民知识分子呼吁勇于为师、敢于为师的号角,也是唐代知识分子呼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号角,也是唐代知识分子呼吁改革人才选拔体制的号角。
敢于写《师说》的韩愈,性子刚毅,铁肩担道义。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他后来因上书《论佛骨表》(又名《谏迎佛骨表》),反对皇上迷信佛教而遭贬至潮州的事;也不难理解在军队叛乱时,唐穆宗派不出军队把韩愈派上贼营让他成功游说叛军归降的事了。一个人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当他与百姓利益、与社会进步联系在一起时就价值无穷,就会被社会所承认,也会被时代记住。
韩愈为何要用如此简单结构与言语来写这篇文章呢?我只能从古文运动中找答案。
韩愈倡导古文运动,领导了一场文言革命,他要求“文以载道”“陈言务去|”,开一代文章先河,砍掉了骈文这个重形式华丽的节外之枝,而直承秦汉。所以苏东坡说他“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他既立业又立言,全面实践了儒家道德。抛弃华丽外在,只求本真的表达,如此就不难理解《师说》为何用如此简单结构与平实语言了。
这样讲完《师说》就对了么,就够了么?内心还是有不甘呢。于是想引导学生思辨一下,就准备了一段文字,希望学生站在21世纪这个特定时空,思考“师”的存在意义,最后准备用网上一则故事结束课堂:一位名叫凯斯特的德国教师,在他对一年级小学生作的“开学致词”中,以毫不含糊的语言,铿锵有力地开言道:“不要把教师的讲台看作是皇帝的宝座或是传道的讲坛!老师坐得高一点,不是为了要你们向他祈祷,而是为了与你们彼此看得清楚些。老师不是教官,更不是上帝,他不是一切都知道,他也不可能一切都知道。假如他装着知晓一切的样子,那么你宽恕他好了,但不要相信他!相反地,若是他承认他不是一切都知道,那么你应当爱戴他,因为,老师不是魔术师,而是一个园丁。他可以扶育和培植你们,但成长全靠你们自己!”
“不要完全相信你们的教科书!比如说,今天的战争已经不是教科书的诗中描述的那种战争,不再挥动长剑,不再使用闪亮的胸甲。对于这一点,许多教科书里还没有足够的说明。”
“教科书里讲勇士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是勇猛的,请你们不要相信它,也不要去学。不然,当你走向生活时,会感到特别惊讶!”……
我比较纠结的教学内容是以下信息,不知道是否该在这课处理,或许该放入另外时段,担心会冲淡韩愈《师说》的教学价值。如果我在这课处理了,是否就是携带了教师的私货?韩愈不是对当时不尊师重教痛心么,当下社会不是有更多不尊师重教的事件么?如果韩愈在今天,会写出怎样的战斗檄文呢?——
近年学生打老师事件连续不断,身为老师的我,实在痛心疾首,准备在结束该文的最后时刻,携带点私货,让学生直面“尊师重教”这个老掉牙的话题。于是给出了以下几则事件并附带一篇网上王维审的文章《当教育只剩下纵容》:
江西临川二中
2013年9月14号上午11点,有一个学生在上课时间玩手机,被老师发现了,老师把他的手机拿走,并叫他去老师的办公室谈话,学生无法接受老师的话,于是拿起水果刀刺向老师,导致老师死亡。
吉林市船营区2014年11月
14日一群人冲进吉林市船营区第二十五小学教室,殴打两名老师。打人者说“以后谁也不许动我家少爷”。被打老师郭鑫前一天调解了“少爷”的打架纠纷
云南昭通市实验中学2014年11月21日
在2014年11月21日上午的早读课上,石俊涛老师对其所教的初一271班进行例行早读检查,发现并没收了本班学生李某的一本课外书。随后,石俊涛进入该班教室,准备上数学课时,被李某用拖把袭击打伤面部。
2015年10月18日下午,湖南邵东县发生一起未成年人劫杀女教师的恶性事件。嫌疑人年龄最小者仅11岁,最大13岁。
(据《法制晚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在2015年内,至少有13起教师被学生袭击事件曝光。其中,2起涉及到小学生,6起为中学生,另外还有3起的施暴者是学生家长。据统计,这13起教师被袭击的事件,分别发生在湖南、广东、四川、福建、云南、吉林、重庆、湖北、上海等地,其中云南、湖南、上海三地均有两起教师被袭事件发生。)
2016年
3月21日有新闻报出,陕西宝鸡2名学生与男老师在课堂上发生争执,放学后学生刚好碰到老师,双方口角后,2名男生疯狂暴打教师,居民看到教师被连番殴打,企图阻止学生打人,但两名学生完全不理会劝阻,居民最后报警求助。老师随后被送院治理,两名伤人的男生则仅被批评教育。
2016年4月15日,安徽亳州市蒙城县范集乡范集初级中学。
4月15日晚自习期间,该校初中一班级的老师要学生们交考试卷。但几名学生不仅不交考试卷,反而对老师进行辱骂。然后矛盾升级,老师被五六名男学生围殴。
加载中,请稍候......